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人类的善意
人类的善意
[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39.90
试着想象一下,有一架飞机失事紧急降落,着陆后断成了三截。机舱里浓烟滚滚,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离这里。那么下来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在A星球上,乘客们纷纷询问邻座的人有没有受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第壹时间被救出了飞机。人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去救助他人,哪怕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人。 在B星球上,大家为了自身安全各自匆忙逃离。于是恐慌爆发,出现了推搡和踩踏现象。一些儿童、老人和残疾人被踩在了脚下。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今天生活在哪个星球上? 在《人类的善意》中,鲁特格尔·布雷格曼告诉我们,大约有97%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B星球上,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生活在A星球上。 如果说有一种信念将左派和右派、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古代思想家和现代思想家团结在一起,那就是人性本恶这一心知肚明的假设。这个概念驱动着报纸头条,指引着塑造我们生活的法则。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从弗洛伊德到平克,这种信仰的根源深深扎根于西方思想中。我们被教导说,人类天生自私,主要受私利支配。 但如果这不是真的呢?布雷格曼为过去20万年的人类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旨在证明我们天生良善,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更倾向于信任而不是不信任。事实上,这种本能有着坚实的化基础,可以追溯到智人的起源。 从现实的蝇王到战争后的团结,从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到曼德拉孪生兄弟的故事,布雷格曼向我们展示了相信人类慷慨与合作的现实,慷慨与合作对社会运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我们把人想得更坏的时候,政治和经济似乎也会变得更坏。但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的善良和利他主义的现实,它将成为实现社会真正变革的基础。
纠纷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学文库)
纠纷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学文库)
陆益龙
¥47.40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均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诸问题会在社会生活中显现,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构建和谐美好社会,需要正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并对这些问题加以系统考察和科学研究。 本书从法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动态监测和个案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矛盾纠纷及其治理问题,并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探讨了纠纷风险的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路径。
59元6本 唐代铨选与文学论稿(精)
唐代铨选与文学论稿(精)
王勋成著
¥34.80
唐代科考与选官制度一直是学术研究中一大难,兰州大学王勋成教授为这一领域著名学者,其《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初版、2021年重版),是较早对唐代庞杂、繁琐的选官制度及相关问题行全面论述的学术专著,在学界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作者还选取了唐代部分著名诗人、文学家,如王维、岑参、王昌龄、杜甫、柳宗元、韩愈、刘禹锡、张九龄、白居易等,对其生平、仕问题行了细致地揭示,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本书即为此类论文的结集,共收录作者相关文章27篇。
59元6本 社会工作发展论
社会工作发展论
徐永祥
¥58.00
本书收录了徐永祥教授社会工作研究的绝大部分成果,从中我们既能够看到徐永祥社会工作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能够看出他在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全书共分为三编:上编为社会工作理论探索,主要是徐永祥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体现了他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以及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学术思考;中编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主要是徐永祥深社会工作一线实地调研的研究成果,是他“参与式行动研究”学术思想的呈现;下编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主要汇集了徐永祥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上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使命的探索。总之,本书是徐永祥教授在社会工作领域之学术观、核心理念、理论思想的集合,以及他在社会工作理论上的思考、实践中的探索与教学中的总结。
上场——2020年上海高校党委书记主题党课、校长毕业典礼讲话精选
上场——2020年上海高校党委书记主题党课、校长毕业典礼讲话精选
沈炜
¥70.00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经过大学的教育和熏陶,学成出师走向社会。毕业典礼作为大学的·后一课,是承载母校重托,告别昔日时光,开启未来人生新征程的重要仪式,党委书记、校长的讲话更是传承学校精神,凝聚青年理想,鼓励毕业生继续奋斗的“点睛之笔”。本书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集上海各高校2020年党委书记在·后一堂思政大课上的讲话和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编辑而成,句句叮咛、字字千金,承载着校长、党委书记们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待。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王红漫
¥34.58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大量而翔实的调查数据,以独到的观,研究探讨了中国医疗卫生现状,对未来的医疗制度改革提出建言。
法国农村史
法国农村史
马克·布洛赫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张康之
¥40.80
张康之教授的《走向合作的社会》是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 “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了失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59元6本 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
传统与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西乡村社会研究
胡英泽 著;
¥30.9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的巨大变迁,变革是在地方社会的传统上展开的。区别于宏大叙事和已有研究,本书利用记录历史细节与过程的新材料,揭示了外来户以及土地、果树、牲畜、房屋分配等“地方知识”,充分体现土地改革内容的丰富性、政策的复杂性和适应能力,人群关系、经济结构、村社传统在变革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作用。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编著
¥96.00
本书是农经司从全国200个产业园区征集案例,经专家遴选后,选择优秀案例形成的汇编。 经验材料重点聚焦于先进做法、典型经验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突出创新,突出亮点。全书分综合报告、省级经验分享和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三大部分。综合报告部分介绍了全国200个示范园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示范园在加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吸纳就业、龙头带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突出成效,在跨界融合、科技驱动、品牌塑造、资源聚集等方面的发展强劲势头。省级经验分享部分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等10个省区市的典型案例。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部分遴选了29个示范园,分别从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科技赋能、城乡融合、要素聚集、利益联结、创新融合模式等6个方面展示了不同的示范园的典型经验做法,每个方面都有相关专家进行点评。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著
¥65.00
59元6本 部落时代:个体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衰落
部落时代:个体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衰落
米歇尔·马费索利
¥37.99
为了使社会学能更好地描述后现代社会,马费索利提出了“新部落主义”的概念。他认为,相比于现代、理性的社会,当代社会恰恰位于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生活表面之中,位于由个人组成的转瞬即逝的小部落之中,位于它们散发出的感性、温暖、亲密、强烈的生命本能之中。 此时此地,重要的不再是“我”,而是抱团取暖、互助共生的“我们”。我们,因他人才得以存在。 部落是人类千万年来的集体梦想,更是在当下生活中承继过去、通往未来的方式。
孤岛狂欢——网络空间的粉丝文化
孤岛狂欢——网络空间的粉丝文化
李彤
¥35.40
“流量为王”的时代造就了如今规模化、组织化、制度化、功能化的饭圈群体,其中一些还带有攻性和偏激性。粉丝社群如何架构?粉丝之间有怎样的沟通机制?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又有怎样的利益联结?本书作者从“试图成为一名粉丝”到成为“将生活重心集中在追星上”的资深粉丝,用500余天的深度体验和观察,为我们揭了“饭圈”的面纱,了对话青年的窗口,帮助青年人清醒地面对潮流、时尚,更理性地面对社会与自我。书中内容也为了解青年文化、行网络疏导和治理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
59元6本 住房的未来:全球公积金制度研究与中国借鉴
住房的未来:全球公积金制度研究与中国借鉴
肇越、余琦、宋歌著
¥51.90
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二十多年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居住条件改善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房地产市场和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变化,也需要与时俱地改革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笔者认为改革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让群众得到实惠,让企业减轻负担;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让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促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设立国家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结合自身特,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或公共住房金融制度。本书通过对全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共住房金融体系的大量一手资料行全面收集和深分析,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59元6本 社交媒体中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机制与效果研究
社交媒体中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机制与效果研究
王丽丽
¥39.90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与竞争对手行区隔并且形成独特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则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成败的重要环节。本书旨在将企业社会责任传播中的传播性因素与社交媒体的相关特征要素相结合,以争议性企业与普通性企业为样本一步分别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影响因素、扩散路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效果,并用社交媒体中真实数据对相关结果行验证,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社交媒体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提升策略。
59元6本 中国社会工作的源与流
中国社会工作的源与流
张岭泉,彭秀良编
¥28.80
本书共涉及相关专论18篇,15万字:前言1篇,本稿编者介绍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发展。民国之后关于社会工作的文章16篇(15篇作于民国年间),作者有许仕廉、钱振亚、宋思明等,分“研究”、“实务”两个专题。后1篇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北大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的专论“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全书后附有“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著作书目”“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著作书目”,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一百年来的源流与发展情况。
59元6本 当代国民素质现状与发展报告(2020)——系统观视野中个案研究与定量分析的多维度探讨
当代国民素质现状与发展报告(2020)——系统观视野中个案研究与定量分析的多维度探讨
黄凯锋 主编
¥44.00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的一项合作成果。本书立意的初心并非是对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现状与发展愿景行全面阐释,而是基于系统观的视野,以结构性、过程性的研究立场,择取与当代世界互动中正处于建构状态的国民素质的几个要素,初步展了有重的个案研究与定量分析,并聚焦新时代国民素质的重心行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此探寻国民素养未来发展的现实的、可能的面相。
59元6本 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王滢涛 著
¥39.00
本书立足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实践,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研究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型。一是提出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是“内卷化”,乡村治理现实困境的根源是激励异化(激励本义的偏离),乡村治理现实的本质是封闭化的治理主体、物本化的治理理念、自利化的治理内容、运动化的治理机制、风险化的治理结果,在既定框架中的一切改革与创新都难以实现乡村治理的实质步;二是从价值选择、制度建构、机制完善等维度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理论,以此超越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保障乡村的全面振兴。
59元6本 传统与技术:政党治理中的结构与发展趋势
传统与技术:政党治理中的结构与发展趋势
束赟 著
¥13.93
改革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不断推党的自身建设,将之作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传统与技术:政党治理中的结构与发展趋势》一书的部分主要在总结党建的主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基层党建的重和亮,提炼党建的历史经验。 政党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步在政党政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著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党组织发展的影响。探讨党组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中,党组织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博弈,以及党的逻辑和技术逻辑之间的关系。
59元6本 逆流年代
逆流年代
【以色列】纳达夫·埃亚尔;吴晓真译
¥46.99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改善了人类处境,但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随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抗宣告始。 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将带领读者游走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向读者展示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书中记录了纳达夫·埃亚尔过去十多年里走访的地方和目睹的真实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清晰地揭示出全球化面临的危机。 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时刻,能不能找到新的、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
行龙
¥31.50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煤和水是山西区域社会历史变迁的核心因素,也是研究山西区域社会的突破口。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山西水资源问题,就是要克服过去“就水而水”,以水利工程和技术为主的单一框架,建立“以水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区域性社会关系体系”,勾连环境、土地、森林、植被、气候等资源要素及其变化,而考察由此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组织、规则、象征、传说、人物、家族等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整体的历史”。本书内容涉及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河域泉域、湖泊存废、分水争水、水权水案、水利水患、礼治制度、家族祭祀等多方面,意在建立“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的基本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