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促销价:¥19.99|¥68.00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为配合全党正在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本书从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内涵、方法和意义手,结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多角度呈现调查研究这一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着重在工作要求、能力提升、问题意识、务求实效上作阐述。本书作者权威,逻辑清晰,案例具体,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调查研究的本质内涵和科学规律,真正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本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而作好科学决策,破解难题,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21世纪进化论
¥39.90
这是一部大胆且具有挑战性的社会学著作。 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蕞繁荣的时代:物质资源丰富、科技迅速发展、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无论是财富还是生活质量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饱受身体、心理、社交和环境为等诸多方面的困扰。 本书作者希瑟·海英和布雷特·韦恩斯坦认为,我们身处的现代世界是一个“超新奇”世界。人类原本是非常适应变化的,并做好了迎变化的准备。但是,在当今世界,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的大脑、身体和社会系统永远无法做到与变化同步。 我们正在以前所未闻的、不断加速的速度制造着新问题,不管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社交上的还是环境上的。如果人类不能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走向灭亡。 两位作者通过化生物学的视角,跨越了35亿年生命化大历史的时空,汇集众多生命化历程中生动悲壮的故事,剖析生命化、人类化、人类化与环境响应、对整个生物界的巨大影响。将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从生态系统得到的第①手资料相结合,从身体、医药、饮食、睡眠、两性、夫妻家庭、亲子教养、教育、成人、文化和文明等11个角度揭示了上述问题的本质,并利用从化生物学中得到的原则给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帮助人们看透现代世界的喧嚣,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列维-斯特劳斯文集4)
¥30.00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占有”结构主义之父“的重要地位。哲学结构主义的兴起公认肇始于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La pensee sauuage)的问世(1962年)如果说,就他个人的学术生涯而言,这个思潮的形成相应于他从文化人类学家向哲学过渡的过程,那么,《野性的思维》只是这个过程的端,而其完成则是这四卷本的《神话学》(Mythologiques)(1964—1971年)。这部书标志着哲学结构主义的真正确立。 《从蜂蜜到烟灰》在这一卷里,作者通过对新的神话,包括卷里已提到过的神话继续作结构分析,并运用“新的观”,显示神话思维能超越卷表明的经验层面,到抽象概念的层面,即他所说的从“性质的逻辑”到“形式的逻辑”,所运用的范畴则从可感觉性质的范畴——“生和熟、新鲜和腐烂、干和湿”——到形式的范畴——“虚空和充实、容器和内容、内和外、包含和排除”。他指出,这研究对于认识人类思维的本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西方文明中,上述思维步通过“神话→哲学→科学”的化过程而实现。可是,南美洲神话表明,对于思维从感性直观到抽象概念的步,其中的过渡并不是必要的。他而强调,结构与分析并不排斥历史的研究,同时,结构分析在寻找不同种族的共同根本特性时,也不无视它们表现上的差异。


生育焦虑:恐惧婚育的一代
¥45.00
当我们对生育这一热门话题广为讨论时,似乎更多的是在关注社会趋势、统计数据,探讨低生育率意味着什么,却很少将目光投向自己——你是否曾因为来自长辈的压力、生育的负担、工作规划与人生发展而苦恼是否要孩子,或被迫要孩子? 但需要意识到的是,过分忧虑生育问题这件事本身,会让我们忽略焦虑背后的内心感受,盲目地对是否生育做出决定。所以,与其逼自己在当下就做出判断,不如寻求一次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我对生育的担忧究竟是什么? 这种焦虑的情绪因何而来? 问题在于生育本身,还是其他什么? 本书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结合大量个案,试图从原生家庭、婚育观念、内在感受、现实生活等不同方面来探讨生育焦虑背后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与社会因素。当情绪和感受长期被忽视、被否定、被压抑;当婚育成为一种束缚,限制了人们生活的可能性;当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被社交媒体无限制地放大……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创伤,让我们畴躇不前。 只有在察觉那些一直以来被忽视的真实感受之后,我们或许才能发现困扰自己的并非生育。除了拂去缭绕眼前的迷雾,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缓解焦虑、疗愈内心的建议与方法,希望能为读者走自己的内心以扇门,实现自我松绑,释放生命潜力,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唤醒创新睡美人
¥59.95
奥地利化生物学家安德烈亚斯·瓦格纳在《唤醒创新睡美人》中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真相:无论是自然界的物种化,还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非诞生于其黄金时代,而是早在环境成熟前就已萌芽,却因认知局限、技术瓶颈或时代错位沉寂数百年,直到某个契机被唤醒并重塑世界。 书中以草类植物历经2500万年才成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漫长化史为切,生动类比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被埋没的突破性发现。从麦哲伦的船队因坏血病遭受重创,到林德医生的治愈方案被漠视长达400年;从心脏起搏器因技术瓶颈被搁置近20年,再到维米尔的画作在其死后200年才大放异彩。瓦格纳借助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指出,创新由破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等待科学普及的成熟时机、借助外部环境与市场势力的催化这三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 在书中,瓦格纳通过蚂蚁社会性基因的千年蛰伏、人类语言能力的偶然爆发、青霉素的多次“重生”等案例指出,创新并非依赖个别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概率、环境和偶然性的共同产物。 本书破了创新的“天才神话”,指出创新的本质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即使微小的灵感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改变生活的“睡美人”。瓦格纳指出,我们应该学会像化生物学家一样思考——关注跨领域趋势,记录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灵感,为未来的“觉醒时刻”埋下种子。瓦格纳还呼吁读者破专业壁垒,用“长变焦视角”通过跨界学习激发创造力,成为唤醒“睡美人”的参与者。他还提醒读者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培养一项长期技能,如培养批判性思维,这可能在时代的转折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创新启示录,更是普通人的行动指南。它告诉我们:zui伟大的创新或许就藏在zui不起眼的角落,而你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份耐心、一双发现的眼睛,以及敢于破边界、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


天空的另一半
¥7.79
“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D ·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节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18、19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本书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佐以大量的数据,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还展示了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为世界尽一份力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震撼的叙述,翔实的记录,悲伤与希望交织的生命万象。或许你已经衣食无忧,却不能不关注另一个世界的艰困,那个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

厚黑学与犹太人经商智慧
¥3.31
研究经商厚黑学,你总是不可避免地看到一些犹太商人的影子,研究犹太商人经商赚钱的秘诀,你能嗅出浓浓的厚黑味道。本书从犹太商人的敛财之道、经商之道、管理之道、竞争之道、经营之道、谈判之道、投资之道、讨债之道、投机之道、处世之道等方面,解析了犹太商人的超人之处。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9.20
本书是涂尔干晚期代表作,内容涉及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对现代政制的建构颇多启发。作者系统考察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从而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时,还从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的特殊关系。后,追溯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演变,进而批驳了天赋人权的观点。作者主张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因此本书不仅仅局限于纯粹伦理理论的探讨,而是结合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实践,从而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社会学视角。


解读自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1.26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国的自杀率从20世纪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杀率农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杀率的急剧下降和典型特征是众多因素尤其是经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本书在对中国自杀者行长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社会学的参照论,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杀的扭力理论(Strain Theory of Suicide)。扭力或不协调的压力,不同于单一的压力,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冲突的压力源或变量,主要包括四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相对剥夺和危机应对技能的缺乏。“不协调的压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以及精神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张杰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辽宁、湖南、山东16个农村县的调查研究,为自杀的扭力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中的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 “中国式自杀”,以及更有针对性地预防自杀。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6辑)
¥10.03
本书由多篇题材各异的中短篇组成,分成三个专题:1. 批判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多位学者在这个方面的文章。2. 阿多诺诞辰110周年纪念专辑:由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的多篇论文组成,包括对舒伯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解析。3. 韩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这部分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研究成果、研究倾向以及马克思主义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
¥6.99
深圳大学周裕琼教授团队与腾讯研究院开展了一项针对老年人与新科技的研究,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描摹老年人的微信使用现状,一方面通过行动研究,在家庭场景中探索改善老年人微信使用的行动方案.研究由双方共同发起,周教授是本研究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进行了实地研究和深入的资料分析:腾讯研究院S-Tech团队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研究报告,期望能够对此问题提供解答和启示.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54.00
收本书的15篇文章,大体可以反映作者过去二十年的学术轨迹,主要包括对秘密社会、概念史、记忆与认同等围绕中国社会史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作者从不同角度攀登历史研究高峰的学术努力。


实践理论大纲(布尔迪厄作品)
¥40.80
《实践理论大纲》是布尔迪厄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这个概念,就是布尔迪厄首先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布尔迪厄的理论思考与创建,来源于50年代他在阿尔及利亚所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通过对当地居民婚姻策略、仪式行为、神话的地位等问题的深细致考察,布迪厄描述与分析了社会文化结构因素如何内化为行动者的个人秉性,提出了有关制度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认识论与谋略、符号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基本观。从此,布尔迪厄始了对以往结构主义的超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理论视角。


比较的视野:加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31.0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存在于古今中外,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实无名”的,常被冠之以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等名称。其中,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思想政治教育更接近,甚至可以说二者具有同质性。因此,研究加拿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研究其公民教育,而研究加拿大高校公民教育方法,首先就需要探讨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 公民概念的滥觞在西方,是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公民教育也是发展的概念,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思想流派。这些流派对加拿大高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异质多元社会的加拿大影响更为明显,贯穿于公民教育的始终。 加拿大高校的公民教育是一个“课堂——校园——社会”分层立体的教育模式。课堂是加拿大高校公民教育的阵地之一。加拿大高校设置了公民教育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道德、宗教、法律、历史、政治、哲学等知识,其课堂教学贯彻了学生主体性、尊重差异性和方法多样性的原则,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是:以“解惑”为主的讲授法、以案例为依托的案例法、以发现知识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研讨式教学法、受建构主义影响而且能够实现好教学效果的Presentation教学法。此外,其教学还借鉴了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价值澄清法和角色扮演法实施教学。


人类学讲义稿(反思“东腔西调”学科史的人类学本土叙述,堪称专为国内院校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
¥44.00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指出西方人类学存在的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述了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 ? 本书堪称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造的本土教材。


互联网没有记忆(一部人类记忆简史,互联网时代,我们怎样保证记忆不会消失?)
¥22.80
写在泥板、石碑、莎草纸、手抄本上的记忆可以保存数千年。写在网络上的记忆平均存在的时长只有100天。网络平台一旦关闭,我们的回忆、爱好、生活感悟、学习资料都会消失。 一代代人积累的记忆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化优势:知识和文化。如今我们却面临一个悖论:数据不断膨胀,也在不断丢失;信息触手可及,我们却记不住任何知识。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从史前时代至今人类是如何记忆的,提醒我们数据存储不是记忆,引导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应该用来记住哪些记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处理膨胀的信息?消失的记录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谁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和流传至后世。


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研究
¥33.49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长喜,带领上海财经大学青年学者对中国老龄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将此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集结成集。该书讨论了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背景、历史原因、现状现象及对策。书中有大量实地的调研案例,对当今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借鉴。


百年红色工运:上海市黄浦区域内工人运动、工会组织发展史
¥59.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与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发展史上,上海市黄浦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江南造船厂、老渔阳里2号《劳动界》编辑部、上海公学、三山会馆、上海市公共体育场等,遍布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会斗争的足迹,是红色工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与纪念意义的历史遗存。本书以图带文,以文释图,回顾和挖掘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黄浦区域内领导红色工会的风雨历程和光荣历史。 本书由导读、正文、附录等组成,正文共分五篇,分别为——黄浦:红色工运的发祥地;大革命时期的工会斗争与工会组织;抗战时期的工人运动与历史遗迹;抗战胜利后的工会斗争与迎上海解放;人民的上海,当家作主人。


新视角 新观察 新思考——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录
¥59.90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自2018年开始运营“上海转型发布”公众号,主要发表有关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主题的文章,内容包括政策理论方面的研究论述、城市更新的实际案例以及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操经验与数据分析,逐渐发展为行业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书为“上海转型发布”公众号的精选文论汇编,不仅展示了上海产业发展研究院在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提供可参考的经验,也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工业景象与文化产业在经济腾飞下的蜕变更新。


女性的思想
¥39.90
本书是《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作者上野千鹤子的经典代表作。她通过对十一位著名思想家的十一部名著中的女性思想行了深度剖析,从而对20世纪女性思想作了一个总结性回顾。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迎来了黎明期,正在思想形成期的上野千鹤子也受其深刻影响。她通过对那些创女性思想的先驱们的概括回顾,将他们的足迹传递给后来的女性。本书主体分为两部分:部分题为《再读女性之书》,解读了日本女性作家及评论家诸如森崎和江、田中美津、富冈多惠子及水田宗子的作品;第二部分题为《以性别视角重审世界》,深刻剖析了米歇尔•福柯的、爱德华·萨义德的、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琼•瓦拉赫•斯科特以及朱迪斯•巴特勒等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学者的女性思想。 在今天,女性主义已经社会主流视野,本书对我们正确看待女性、女性主义以及女性的思想有着非常中肯和权威的判断,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成为理解女性和女性思想、掌握上野千鹤子思想脉络不得不读的经典作品。


数字社会学
¥39.99
在步数字时代的今天,社会学在揭示当代社会机制方面的领导地位似乎受到了威胁。对此,作者狄波拉·勒普顿作为数字社会学界多年的领军人物,以乐观但不失审慎的态度,在本书中详尽描述了数字社会学的种种新见解。本书不仅囊括了数字时代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群体、社会分层、家庭、性别、政治、身体、自我等等的影响,更囊括了数字时代对社会学研究本身及社会学所处的学界本身的无所不至的影响。因此,此书不仅是数字社会学的知识导引,更是在数字时代做学术的一本反思性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