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语言模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应用
¥40.81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概述大语言模型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思路,并阐述了提示工程的总体原则。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案例讲解大语言模型的具体应用。其中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翻译教学、词典编纂等;外语研究方面的应用涵盖文献阅读与评述、量化数据采集与分析、质性数据采集与分析、语言表达与润色等。第四章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应用的挑战与机遇。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56.99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文化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场:女性学者访谈》试图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同样,这些生命经验也是大部分现代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痛与快乐。


韧性社会
¥55.30
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各种不确定性冲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当下发展模式的良机。冲过后,社会是会很快恢复,还是会留下永久的疤痕?重要的是,如何重构社会,才能更有韧性地应对不可避免的严重冲?韧性的培育面临哪些复杂的冲突和权衡?真正坚韧的系统应该是橡树那样稳健强大,还是如芦苇一般游刃有余?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在书中引了韧性这一关键概念,并结合社会契约论和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个人、机构、社会、宏观经济和国际秩序在面对各种重大冲与危机时,如何保持韧性。该书为培育韧性提供了蓝本,为洞察和思考世界经济政治趋势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丘镇英先生哲学史讲稿
¥117.60
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门读物,作者系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之父——丘镇英教授。丘镇英教授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翌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专攻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史。执教于香江书院、崇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和聯合書院,任香江書院文史哲系主任。讲授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诸事研究、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等课程。 本书由丘镇英教授存世哲学课程讲稿结集而成,全书综述了各种哲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产生了何种价值,行了客观的评论;系统性地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将东西方哲学的起源和沿革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晰展现了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轨迹。 丘镇英的文学、哲学素养深刻影响着丘成桐,对哲学思想修养的修炼,也培养了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及专注力。


毛泽东诗词欣赏(大字本)
¥34.80
这是一部周振甫先生对诗词从艺术和思想方面行赏析的著作。1993年曾由上海书店出版单行本,1999年收《周振甫文集》。全书分正编、副编和附录三部分。正编收录诗词39首,副编收录诗词24首,时间跨度从1923年到1966年。附录有同志致臧克家、胡乔木、陈毅等同志的书信7封及后记引言等。周振甫先生结合同志生动而丰富的革命生活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其诗词的内涵,真切品味蕴含其中的精神;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在具体的赏析过程中,作者又对诗词常识做了细致生动的介绍。本书对于读者理解诗词大有裨益。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39.99
战争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 女性能和男性一样成为士兵吗?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平等是女性也要和男性一样参战吗? 9·11事件揭了21世纪的帷幕,历经了史无前例的“战争与破坏的20世纪”后,我们又在新世纪目睹了如此不近情理的暴力。而在国家与暴力的新的结合之中,又增加了性别这一变量。我们不得不面对“男女共同参与暴力”这一难题。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是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先驱上野千鹤子,围绕国家、暴力、性别等议题行思考的总结式作品。她从本世纪的 9·11 事件始,追溯到上世纪的慰安妇诉讼以及之后爆发的海湾战争,在这些暴力事件中,思考性别这一不确定因素在国家和暴力体系的新构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她发出了“逃出去,活下去!”的呼号,一步确认与阐释了“女性主义是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受到尊重的思想。” 本书是上野千鹤子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这一名作之后又一女性主义力作。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36.00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的转述。 作者对于印度的观察,正是基于以上两,不但要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印度,还要“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印度,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如何看待世界并与之相处的折射。”


生于1958
¥28.80
本书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叶的个人生活史。全书以散文的笔调,从不同侧面回忆了作者人生的前二十年,讲述故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自己的成长经历、读书生活,各种农活的劳作方式,家乡的特色吃食,父母的辛苦撑持,乡人的喜怒哀乐,自己青年时代的苦闷、向往直至考上大学改变人生的经历。全书以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展现了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命运。


文学的世界(创意写作书系)
¥35.40
名著是一种标尺,标出了文学的高度。名著是一种传承,维系着文学的命脉。阅读和欣赏名著,就是寻找一种文学世界的路径,寻找一种标示文学作品的尺度。文学的世界,挖掘大师们的写作密码,让阅读有迹可循,让创作源远流长。 本书用作家的视角,通过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等维度,带我们走二十余部世界文学经典,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位女士的画像》《简?爱》《红字》《儿子与情人》《哈姆莱特》《呼啸山庄》《老人与海》《白鲸》《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让我们像作家一样阅读。 换个角度读经典,寻找我们心目中的文学,让我们与文学结缘。


身为女性的选择【上野千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一场女性主义的尖锐问答,直面女性生活不可回避的领域。】
¥56.00
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干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中文简体版首次引!“这场辩论是因为我们彼此信任”。 围绕女性关注的亲密关系、婚恋、独立等议题,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与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始了一场女性主义的尖锐问答。两位“女性的盟友”分别从社会学统计数据与一线女性的心境出发,结合各自的观察和研究经验,以女性视角讨论和思考现行婚姻制度与女性面临的婚恋现实,百无禁忌地畅谈爱情观、社会性别、男性观察、母女关系等女性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话题,敞心扉,直言不讳。两位学者借独到的观和犀利的语言,鼓舞女性活出自我,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女性生存战争(上野千鹤子印签版!女性生存为什么这么难?因为隐性歧视无处不在!简体中文版初次出版。)(读客女性主义文库)
¥66.00
女孩出生:日本人更偏爱生女儿,日本女性地位上升了吗? 在少子老龄化社会中,正因为女性的“性别分工地位并没有改变”。父母更希望得到女儿而不是儿媳的照料,生女儿的偏好才增加了。 女生升学:高学历化社会,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投资一视同仁了吗? 虽然男性与女性都“处在两个市场之中: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但不少父母更倾向于为女儿在婚姻市场中投资。 女性求职:招聘中不允许“仅限男性”,女性求职环境变好了吗? 尽管表面这类招聘消失了,但在面试时,询问女性婚姻情况等性别歧视现象依旧真实存在。 女性升职:女领导少,是因为具备领导力的女性人数少吗? 女性缺乏领导力是一种偏见,“岗位可以培育能力。在过去,女性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这种培育能力的岗位”。 职场妈妈回归:对职场妈妈的“体谅”,是一种歧视吗? “特意减少职场妈妈的加班时间、将她们从责任较重的岗位上调离。这种‘体谅’的背后就是‘歧视’”。


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列维-斯特劳斯文集3)
¥19.20
本书的独特之是没有主题,它首先停留于研究一个神话,而为了由此达致部分的成功,它必须同化200个题材。尽管它竭力囿于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和文化的区域,但这并不妨碍它不时呈现一般神话学论著的面貌。它没有起,因为如果它换一个出发,则也会按类似方式展;而且它还没有终,许多问题只是加以扼要叙述,而其他问题全都只是提一下,俟诸异日再来详细研讨。为了绘制我的图,我不得不由中心向外展工作:首先围绕一个神话,借助种族志和其他神话建构这神话的语义场(champ semantique),然后对这些神话的每一个都重复行这种运作;这样,这个任意选择的中心区可能被许多线再分割,但随着向外展,重叠的频度不断降低,因此为了使扫描密度处处相等,必须以位于外围的为中心,画新的圆来多次重复这个过程。但这同时使原始领域也扩大。所以,神话分析看来是个永无止境的任务。每一个步都给人以一种新的希望,而这希望的实现取决于一个新困难的解决。记录永远是敞的。


生理卫生与健康(生命教育视窗)
¥1.99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只有健康才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白走一趟。本书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详细解说了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衣着饮食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也叙说了不食习惯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导青少年怎样关爱自己的生理健康,让我们远离疾病的折磨。


中国人的性格
¥1.99
用新视角看世界的感觉,世界存乎于心,存在于解读者的眼中。故而一千个人读中国的人,就有一千个中国。《中国人的性格》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有影响的著作。本书中列举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性格。


人类学讲演集(列维-斯特劳斯文集9)
¥12.00
《人类学讲演集》同文集中其他的著作有些不同。它的内容基本上是斯特劳斯在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L’EC0lC Pratique deS HautesEtudes)和随后的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任教期间的讲义。正像作者在前言中说的那样,他不像有些同事那样把已经成书的或即将发表的材料抛给学生,而是把课堂当作一个试验室,以新的视角或新的理论框架探讨新近和以往的人类学发现。读者可以在他的讲义中发现原始状态的、尚未定形的种种理论讨论,就像是在曲折的道路上行摸索。但是作为一位严肃的学者和教师,他觉得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就一定要把这些初的探讨变成终的研究成果。这就是为什么法语原书的标题为“诺言”(Paroles Donnees),意思是他暗地已经向时而堕五里迷雾的听众们许下了诺言。确实,我们在讲义中看到了《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卷一和卷二、《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四卷神话学、《面具之道》、《遥远的目光》等著作的雏形。


写作是门手艺
¥20.80
酒吧凳子为什么那么高?人一辈子可以看多少书?玻璃和写作有什么关系?防弹背心和写作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看似与学术无关,但其实都会给论文写作带来不小的启示,书中将会为你一一解答。 从一而终式写作,三步提问法,马奇故事三原则,选题四象限,兰德标题法,WSPC结构……一本书涵盖36大概念干货,从分野、风格、阅读、视角、提问、文献、论证、结构、流动、故事10个角度透析论文;《罗生门》《费马大定理》等46部电影,带你在电影中掌握写作要领;《不书目》《常识》《反常识》等80余本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参考书单不用愁;25幅清华美院艺术家精心绘制漫画,精准还原学生与导师的日常; 还有10类短篇写作、26个辩题和问题、48次实操动手机会……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你不再因为写不出论文而掉头发的书。


中国话(九大领域诠释中国话的前世今生,了解中国人与中国话的互动关系,读这本就够了!)
¥15.99
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分别深探讨了中国的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方面的文化。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作者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语法讲义
¥5.26
《语法讲义》中某些论点以及提到的一些语言事实,曾经跟王还、陆俭明等同志讨论过,得益很多。此外,当年在班上听课的同学们提出的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对作者的启发是很大的。


传播学十二讲
¥5.00
人类传播是动物传播的进化与发展,在进化期间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言。在人类没有开口说话之前,人类传播和动物传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基本上也都是通过吼叫、动作或者简单的发音来传递信息。那么本书开启了系统认识人类传播和传播学的大门。 语言的产生揭开了人类传播的新篇章,实现了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飞跃,从此,人类传播摆脱了动物传播的状态。当然,从人类开口说话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本书解释了传播和传播学的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此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传播和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这其中,有传播过程和方式的解析,有主要传播学流派的介绍、,有传播学在当今新时代的表现和影响等。本书注重理论的精辟,分析的透彻,是一本十分有普及价值的图书。


学会写作
¥8.49
写作是当下大众自我学习的一个热门主题,写作已经被许多人看做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写作是传递价值观、树立个人品牌、沟通等重要的手段。作者刘杨不仅是自媒体公众号的创作者,还在网络上开设写作培训课,辅导过仅10万学员。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承认读者的写作指导书,全面地讲解了写作中需要训练、掌握的技巧,包括文章主题、架构、语言、逻辑,以及如何修改标题、如何写新媒体类的文章等,实用性、技巧性非常强。通过7大动笔步骤、18个写作模板、50个关于写作的问答,让你告别不会写、写什么、怎么写、持续写的问题,用写作收获个人的影响力,成为一个真正会表达的人。


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
¥40.60
人类为什么能够演化成今天这样?是什么驱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什么是创新?创新到底需要什么特质,规避什么风险?《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采用“记叙 议论”的体裁,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从技术、科学、体制、产业、文化等方面,用丰富的故事细节为公众展示人类创新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对一些经典问题如“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中国产业创新“七宗罪”的思考和分析,既给人以趣味,又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