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回到今生(穿越时空的心理治疗续)
回到今生(穿越时空的心理治疗续)
布莱恩·魏斯 (Brian L. Weiss)
¥20.25
布莱恩·魏斯凭借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带领我们前世回溯的惊奇之旅,见识到前世如何影响今生的生活。与“前世今生”系列的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回到今生》将主题落在了今生的爱、喜悦与理解上。? 他在书中揭宇宙基本的生命动力及疗愈的能量——“爱”,这股能量使人们经历无数次生命。他强调通过前世回溯重新去扩张与体验爱的经验,并且教导我们如何“灵性自助”,告诉我们放掉愤怒,建立相爱的家庭,培养丰富的爱与同情心的重要性。 此外,魏斯特别教授了回溯前世的自我冥想练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还传达了许多灵性大师(高层次的存有,不具形体的灵魂)的信息,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而超越自己,彻底转化生命。
出梁庄记
出梁庄记
梁鸿
¥28.32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细节的观察。
每满100减50 说文部首通解
说文部首通解
赵学清著
¥52.80
  《说文部首通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汉字构形学原理,结合新出土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对《说文》540部首行了详细考辨。既将部首看成汉字的基础构件,揭示出汉字的系统性,同时又将其视为记录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符号,展示基础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既解释部首的源流变化,同时也解释部首与所属字的意义关联。
每满100减50 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
凯瑟琳·曼尼克斯
¥28.80
30个临终故事,描述了每个人从容面对人生终的可能;6件重要的事,描绘出英国知名姑息治疗专家献给每个家庭的必修课;4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助你和家人安养zui后的时光。帮助临终者提高临终生活质量,安然度过人生zui后旅程;帮助照护者摆脱无助与疲惫,获得科学、温暖的指导。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了解临终模式、找到合适的告别方式、选择讨论死亡的更佳时机、调整生命的预期,到留下给世界的赠礼、超越生命的局限等6大方面,用30个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写出了一本让读者了解缓和医疗与临终关怀的经典之作。 如果你正在陪伴人生临近终的亲人与朋友、如果你正在从事缓和医疗相关工作,如果你想扩宽自己人生的宽度,提升生命的质量,那这本书有助于你更多了解死亡、更深思考自我、更能无所畏惧,逆风翻盘,笑对人生。
每满100减50 春潮纪实系列(套装共3册)
春潮纪实系列(套装共3册)
[日] 小林美希 [日] 铃木伸元 [日]清水研
¥97.58
《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内容简介:朝日新闻:2014年,丈夫坦白36年前的出轨后,遭70岁妻子殴打致死 日本网络:在搜索引擎搜“丈夫”,*先自动显示的关联词是“去死” 小林美希的采访:虽程度不同,受访者都有过希望丈夫“去死”的念头 有恨意的妻子们为什么不离婚? 耻感意识、忍耐美德的束缚,隐形的歧视和不尊重令多少女性对生活失望? 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在何种程度影响着普通人的生存质量? -------------- 小林美希,自2007年成为自由记者。2013年,获贫困新闻报道奖。 做自由记者14年,她的报道始终聚焦雇用、结婚、生产与育儿、重返职场等问题。 小林美希用跨十年的追踪调查、案例、数据,描摹婚姻真实的裂痕,透过15位采访对象的遭遇,持续追问:夫妻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家是什么。原貌记录女性视角,同时补充男性观点,省思固化观念的同时,也向职场文化、社会环境提问,给各年龄段读者一次深入思考婚姻和个人、社会和家庭的机会。 《加害人家属》内容简介:“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这本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从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家庭开始:警方突然来电,丈夫遭到逮捕…… 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 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内容简介: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打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接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每满100减50 希望之书:珍 · 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
希望之书:珍 · 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
[英] 珍 · 古道尔;[美] 道格拉斯 · 艾布拉姆斯;
¥48.30
全球大流行、气候危机、政治动荡、社会暴力——出现在新闻头条上的内容很难让人乐观,而我们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希望。备受尊崇的自然学家、人道主义者珍·古道尔与畅销书作家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一起,通过三次诚挚而发人深省的对谈,探索了人类至为追求却又难以掌握的人性要素之一: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么?希望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希望和信仰、乐观主义有什么差别?当一切都看似无望时,我们应当如何保持希望?我们如何培育下一代人的希望?珍·古道尔结合她非凡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给出了关于希望的独到见解,并着重阐述了她认为人类仍保有希望的四个理由:不可思议的人类智识、自然的韧性、青年的力量和人类的不屈精神。这些理由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关切的对话和深刻的洞见,让我们领悟到希望之于人类的意义,以及我们应当如何行动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珍·古道尔首次讲述了她如何成为希望使者的故事:从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她在贡贝研究黑猩猩的岁月,再到她意识到自己必须离丛林去往世界各地,为维护这颗星球的一切做出行动和承诺。她分享了形成她内心希望的世界观的力量,以及她的下一次——或许是后一次——冒险。 现在,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充满希望的宣言,古道尔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人们意识到,即使身处巨大的逆境,我们也可以在人性中找到希望,在希望中行动起来——哪怕再微小的行动也能让事情发生改变。
每满100减50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徐晋如著
¥40.80
这是一部讲授诗词写作方法的著作。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诗歌创作经验,深浅出地讲述了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格律、技巧,对于诗词的写作与鉴赏都很有裨益。是书问世以来,颇受好评,已经有广西师大、浙江古籍等多个版本。 徐晋如,先后就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后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多年致力于诗词研究与写作,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忏慧堂集》、《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曾与陈永正教授共同主编《百年文言》。
每满100减50 琴史·综议
琴史·综议
李祥霆著
¥52.80
.
每满100减50 性学入门
性学入门
李银河
¥25.99
性是由社会和历史建构的,而不是由生理决定的。 本书为社会学家李银河编写的性学门经典之作,全面梳理性学百年发展史,系统介绍性学代表人物与经典著作,详尽剖析性学知识。基于性学领域前辈学者的研究内容,从个人、社会、政治、哲学多个层面综述分析性学这门年轻的学科。 从埃利斯的性心理学,到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从金赛的性学报告,到马斯特斯与约翰逊的性行为实验,从高罗佩的房中术研究,到福柯的《性史》……李银河以她广阔前沿的视野,独立自由的现代意识,引领读者走性学的世界。从了解性始,了解我们自己。
这个社会会好吗
这个社会会好吗
熊培云
¥23.40
  乌托邦时代,为了未来否定现在;功利主义时代,为了现在舍弃未来。当中国从一种*滑向另一种*的时候,熊培云以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唤回人们对理性的信心与热情。     这个社会会好吗?既是疑问,也是期许。本书通古今中外,不仅着重探讨了革命与改良、自由与责任、暴力与宽恕、道德与法律等关键议题,而且从“以己任为天下”的角度,诠释了个体之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每满100减50 《唐诗三百首》通识
《唐诗三百首》通识
周兴陆著
¥31.20
诗歌是美的语言,唐诗是美的诗歌,是现代人灯火永不阑珊的精神家园。《唐诗三百首》作为风行二百多年的经典的童蒙诗学教材,具有蒙以养正、诗以化人的重大作用。但是,当代人或只会背诵零星诗作,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对其有一通贯而清晰的整体认知。 本书从通识教育的立场出发,内容不仅涉及《唐诗三百首》的编选旨趣、艺术世界、经典化历程、遗珠之憾,还涵盖唐代精神风貌、唐诗的体裁与近体诗的格律、唐诗的域外传播等主题,拈出50位诗人的130余首诗作行鉴赏,时代背景、诗人际遇、诗歌意境、名家评融为一体,是以诗证史的唐代实录,是中国诗学传统的小像,是旧体诗创作的初级指导,是增强诗学修养、培养审美人格的简明易懂的大众读物。
每满100减50 救猫咪:小说创作指南
救猫咪:小说创作指南
杰西卡•布罗迪
¥46.80
现在,小说要与无数影视作品一同争抢读者的注意力。作者不仅需要和同行竞争,还需要和影视编剧们竞争。向电影编剧们学习——然后超越他们,这就是杰西卡·布罗迪创作这本书的目标。 与电影一样,小说创作并非没有套路,人们会被同一主题、同一元素的故事吸引,会把这些故事读上一遍又一遍。从《奥德赛》到《饥饿游戏》,从但丁到斯蒂芬·金,从经典名著到热门的畅销小说,无数小说和故事创造了不同的幻想和精彩,但它们共享的是同样的主题和模式。找到这些内在模式,就相当于手握读者心门的钥匙。 在学习了电影编剧界有口皆碑的“救猫咪”创作法后,作者找到了这个套路,卖出了15本小说。为了让这一创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小说家们,她行了更新升级,改编出了这本创作指南。作者对小说*备的15个情节动行了分析,并结合10部热门小说,详细解析10种经典故事类型,指引写作者们把握故事必要元素和创作公式。此外,作者还提供了场景卡等写作工具,让写作者高效地将想法转化为小说,享受创作的乐趣。
每满100减50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
¥90.00
增长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言而喻的、明确的目标。增长现象支配着世间万物。小到微生物个体和群落,大到帝国、文明乃至星系,都处在动态的增长变化过程之中。在本书中,斯米尔带领读者回溯了从微生物的感染到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从早期农业的出现到帝国与文明的兴衰等种种增长现象。 在自然环境中,人类驯化了动植物,改变了它们的生长,使其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家禽、家畜和农作物的生长与它们处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的生长截然不同,而这正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相比之下,在由人造物和人类行为组成的环境中,增长现象更为可观:技术革命和一系列新原动机的出现,将人类从依赖人力和畜力、增长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人口、经济和文明的形态。 然而,对任何增长来说,物质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社会的高速增长建立在大量使用经过亿万年才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现代人类对地球上的其他资源的发利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长远的未来,我们能否一次次地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走上新的增长之路?技术乐观主义者们或许对此深信不疑。但本书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在一颗有限的星球上,无限增长显然是荒谬的。现代社会必须马上采取重大措施,才能确保生物圈的长期宜居性。
每满100减50 山寨:中国式解构
山寨:中国式解构
[德]韩炳哲
¥39.20
中国思想从一始就是解构的,因为它与存在和本质从根本上决裂来。“道”(字面意思:道路)本身即是存在和本质的对立面。道是顺应变化的,而本质却是抗拒变化的。在无始也无终的过程中,或者说在道路上,“去—创造”和“非—实体”中的消极性使得存在变“空”。 对于中国思想来说,至关重要的不是有着始的创造,而是既无始也无终、既无生也无死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东亚思想中既没有出现海德格尔那种对死亡的强调,也没有出现阿伦特那种对出生的强调。 过程和变化也主宰着中国的艺术史。那些不断改变着大师作品集,并使其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再造或续作,本身就是大师级的作品。在中国,不断的转化即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方法。山寨运动将创新解构为“从虚无中创造”(“无中生有”),那么山寨就是“去—创造”。它把同一性与变化的差异,即把同一性与主动的、积极的差异化对立起来,把存在与过程对立起来,把本质与道路对立起来。以这种方式,山寨体现着真正的中国精神。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3月即将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3月即将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5月即将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大地颂歌:园艺之旅》(2023年5月即将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5月即将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tigkeit. 《时间的香气:逗留的艺术》(2023年5月即将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每满100减50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德]韩炳哲
¥39.20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痛苦恐惧症也蔓延至社会性事物。冲突和分歧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它们很可能导致令人痛苦的争论。痛苦恐惧症也席卷政治领域。一致之强制和共识之压力与日俱增。政治安守在一个妥协区域,失去一切生机与活力。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剥夺了所有表达的机会,它被判缄默。 新自由主义的幸福预期物化了幸福。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痛并快乐着”并非矛盾的修辞。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3月即将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3月即将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5月即将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大地颂歌:园艺之旅》(2023年5月即将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5月即将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tigkeit. 《时间的香气:逗留的艺术》(2023年5月即将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每满100减50 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增订版)(英国教育*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教材,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佳入门书籍,第三版豆瓣评分9.1,全新第四版重磅上市)
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增订版)(英国教育*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教材,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佳入门书籍,第三版豆瓣评分9.1,全新第四版重磅上市)
彼得 · 巴里
¥31.99
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巴里是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初为本科生设的文学理论课,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本书是彼得·巴里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以自由人文主义为背景,解读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文学理论课程和本书中提倡一种“理论阅读结合文本阅读”的模式,选出一些重要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微的研读,讲解明晰、例证确凿。“各流派在做什么”板块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各派理论,“读一读,想一想”给读者一些“贴身”经验,去了解何谓文学理论,它又产生出哪些问题,使读者亲身参与其中。后,作者还列出来了文献选读,供读者做延伸阅读。巴里认为,各派理论并不难懂,只是过往的叙述语言过于艰涩,因此他的讲解通俗易懂,适合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门级读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悬念:教你写出扣人心弦的故事(创意写作书系)
悬念:教你写出扣人心弦的故事(创意写作书系)
[美]简·K·克莱兰(Jane K· Cleland)
¥35.40
悬念让你的读者着迷。 它是作家吸引读者的有力工具之一,而不仅仅适用于惊险小说。从主流小说到回忆录,悬念创造的张力总是让读者欲罢不能。在本书中,屡获殊荣的作家简?K.克莱兰教你在叙事中制造悬念,驾驭体裁,为读者写作——让你营造扣人心弦的紧张感,令读者爱不释手。你将学会: ?使用13项久经考验的技巧,为故事构建有效的情节与结构。 ?运用简的《情节设计路线图》为故事添加转折、逆转与高危时刻等制造悬念的要素。 ?写出目的明确的次要情节。 ?改善展示效果,改人物发展,改良句子结构。 ?通过练习和节奏、修辞、措辞等提高写作技巧。
每满100减50 文言津逮(精)
文言津逮(精)
张中行
¥15.91
《文言津逮》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从古今文字的异形、异义、异用,讲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风俗习惯的差别,又讲到由于传钞、版刻的不同而产生的疑难。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怎样去克服,正如一个有经验的障碍赛跑运动员指点后来者怎样通过那花样繁多的重重障碍。”书后附有工具书举要,从读者实用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为初学文言者指明了门径。
每满100减50 科学推理: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推理: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
周建武 编著
¥26.70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于改进思维方法,作为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论的研究课题,本书在科学逻辑的框架下,从科学推理的实用角度来编写。不仅详细介绍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结合丰富的科学案例来阐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论述科学推理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启发思维并提升读者的科学推理技能。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科学概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因果分析、因果推断、因果探究、演绎推理、科学假说,并附录了科学推理测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逻辑学、科学逻辑、科学推理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适合对此感兴趣的各类读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金庸武侠之成长秘笈
金庸武侠之成长秘笈
黄宗放
¥27.86
本书分励志、修身、学习、创新、警示五章,共五十四篇文章,每篇文章有武侠故事、思考与讨论、拓展与积累、沟通与分享四部分,除文本之外,每篇文章还配有插图,并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观看视频。
每满100减50 具身认知 : 身体如何影响心智
具身认知 : 身体如何影响心智
[英]盖伊·克莱斯顿
¥48.30
《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心智》普及了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它告诉我们身体如何反向影响心智。通过启身体中的智慧关,与身体积极对话将促发更好的思考、生活与工作状态。 长久以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身体与心智二元对立的“离身观”已经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肉体低下,头脑至上”。肉体被比作“硬件”,“心智”被比作软件,“软件”指挥“硬件”。这种离身观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老师喜欢数学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智商高于玩滑板的学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掌握的是工艺知识,而专业知识才值得被重视……具身认知破了这些固有的观念。它表明身体的智慧被忽略了,身体和心智是交互影响的,为个体认知外部世界提供了智能媒介。身体通过表情、动作向大脑传递它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从而带出人的思维、情绪或者理解能力。身体虽然不说话,但是它比“认真思考”更能反映出人的真实想法。 当前,具身认知在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已经显露出阔的应用前景。这本书将从以下角度对其概念行全面解读,包括:离身论与具身论、身体的构成、身体与心智的关系、我们如何与身体对话以及具身认知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硬核知识的生动论述,以及对身边现象的有趣解答,这本书将指导我们与身体建立连,去探索身体中未被发的智慧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