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五)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五)
袁枢
¥90.08
由《丁傅用事》《董贤嬖幸》《王莽篡汉》《光武中兴》四篇组成,通过丁傅用事、董贤嬖幸、王莽篡汉、光武中兴等历史事件,记叙了西汉末年外戚专权、佞臣当道、荒淫误国,王莽乘机篡夺西汉政权、复古改制,王莽末年农民起义、群雄奋起推翻王莽新朝,刘秀韬光养晦、苦心经营、建立东汉的历史过程。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六)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二十六)
袁枢
¥90.08
由《突厥朝隋》《隋讨高丽》《炀帝亡隋》《高祖兴唐》四篇组成。《突厥朝隋》《隋讨高丽》,叙述了隋朝建立后与北方的突厥和东北方的高丽的关系——对突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终于使其大部归附中原;与高丽发生冲突,连续三次征伐高丽。《炀帝亡隋》《高祖兴唐》,叙述了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四处巡游,穷兵黜武,后导致豪杰并起,唐高祖李渊乘势在太原起兵,终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历史过程。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八)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八)
袁枢
¥90.08
由《诸镇相攻》《朱温取淄青》《朱温篡唐》《郢王篡弑》《李氏据凤翔》五篇组成,详细记载了唐末藩镇混战和朱温篡唐建后梁的历史。《朱温取淄青》《朱温篡唐》记述朱温在唐末藩镇混战的过程中,成为势力为强大的藩镇之一,并利用宦官与朝官的争斗,逼迫唐哀帝让位,进而篡夺唐朝政权、建立后梁的历史。《郢王篡弑》记载了后梁郢王朱友珪弑杀后梁太祖朱温,篡夺帝位,后被均王朱友贞平定的历史。《李氏据凤翔》详细记载了唐僖宗光启年间至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年间,李茂贞父子占据凤翔约四十余年的历史。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二)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二)
袁枢
¥90.08
由《刘展之叛》《李辅国用事》《仆固怀恩之叛》《元载专权》《吐蕃入寇》《两税之弊》《裴延龄奸蠹》《吐蕃叛盟》八篇组成,记叙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内政和边患。通过刘展之叛、仆固怀恩之叛等历史事件,叙述了唐肃宗时军将刘展发动叛乱、唐代宗时西北军将仆固怀恩被朝廷逼反,两次叛乱终被朝廷平定的历史过程;通过李辅国用事、元载专权、裴延龄奸蠹等历史事件,讲述了唐肃宗朝的大宦官李辅国与张皇后联手干预朝政、唐代宗朝的权相元载弄权、唐德宗宠信的奸臣裴延龄陷害政敌的故事;通过记述两税法改革和两税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反映了唐朝前后期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通过叙述吐蕃入寇和吐蕃叛盟等历史事件,记录 “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唐与吐蕃之间时战时和,终双方订立盟约,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四)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四)
袁枢
¥90.08
由《伾文用事》《宪宗平蜀》《宪宗平吴》《魏博归朝》《宪宗讨成德》《宪宗平淮蔡》《宪宗讨淄青》《河朔再叛》八篇组成,主要叙述顺宗、宪宗两朝事。顺宗朝,重用王叔文、王伾革新朝政,但遭遇代表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势力反对、反抗、反扑,后失败。宪宗朝抑制藩镇跋扈,平定西川节度副使刘闢、镇海节度使李锜叛乱,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定淮西吴少诚、平定淄青李师道,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朝,朝纲复兴,史称“元和中兴”。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四十一)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四十一)
袁枢
¥90.08
由《邺都之变》《安重诲专权》《秦王之乱》《契丹入寇》《孟知祥据蜀》《石晋篡(后)唐》《范杨之叛》七篇组成,主要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局演变、后晋代后唐、后蜀建立的历史。《邺都之变》《安重诲专权》《秦王之乱》主要记载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权力更替、政局演变的历史过程。《契丹入寇》主要记载了五代后梁、后唐时,中国北方民族契丹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原政权后梁、后唐之间的战和关系。《孟知祥据蜀》主要记载了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联合东川节度使董璋对抗朝廷,后又攻灭董璋割据东西两川,并终登上帝位、建立后蜀政权的历史过程。《石晋篡唐》主要记载了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太原,以割地、输岁币、称臣等条件贿赂契丹为援军,打败后唐军队,取得帝位的历史过程。《范杨之叛》主要记载了后晋时手握重兵的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和青州节度使杨光远先后背叛朝廷、发动叛乱的历史过程。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
袁枢
¥90.08
由《汉通西南夷》《淮南谋反》《汉通西域》《武帝伐匈奴》《武帝平两越》《武帝击朝鲜》《武帝惑神怪》《巫蛊之祸》《燕盖谋逆》九篇组成,通过汉通西南夷、淮南谋反、汉通西域、武帝伐匈奴、武帝平两越、武帝击朝鲜、武帝惑神怪、巫蛊之祸、燕盖谋逆等历史事件,展现汉武帝靖边拓土、平定内乱的雄才大略,也记录汉武帝晚年惑神怪兴巫蛊之祸终遭丧妻失子之痛的历史过程。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七)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七)
袁枢
¥90.08
由《黄巢之乱》《藩镇之乱》《杨行密据淮南》《王建据蜀》四篇组成,记叙唐末朝廷统治式微、地方混乱动荡的历史过程。《黄巢之乱》叙述了发生在唐僖宗年间的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历史。《藩镇之乱》记载了唐僖宗到唐昭宗年间皇室衰微、藩镇之间互相争战的历史。《杨行密据淮南》《王建据蜀》详细记载了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占据淮南地区、王建率军攻占成都占据剑南三川的历史。朱温代唐称帝建立梁朝后,王建也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满50减15,满80减3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四十)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四十)
袁枢
¥90.08
由《马氏据湖南》《晋王灭燕》《后唐灭梁》《庄宗灭蜀》四篇组成,主要记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楚国和五代之后唐灭后梁灭蜀的历史。《马氏据湖南》详细记述唐末五代时期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马殷之后诸子争位,导致马楚政权灭亡的历史过程。《晋王灭燕》叙述了五代初期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建立燕国,以及晋王李存勖攻灭燕国的历史过程。李存勖攻灭燕国,免除了晋国的后顾之忧,从此得以全力与后梁争战。《后唐灭梁》叙述了五代时期晋(后唐)与后梁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以及晋王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和攻灭后梁的历史过程。《庄宗灭蜀》叙述了五代时期前蜀太子王元膺之乱,后主王衍时政治败坏,以及后唐乘势攻灭前蜀等史事。
清史稿(简体横排本精装)全十二册(试读本)
清史稿(简体横排本精装)全十二册(试读本)
(清)赵尔巽等撰
免费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正史”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 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14年工作开始,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14年。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 本书点校由启功、王锺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等著名学者完成,点校质量较高。
续资治通鉴(精)全八册(试读本)
续资治通鉴(精)全八册(试读本)
[清]毕沅撰
免费
北宋著名大臣、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记事止于宋代开国之前一年(959),而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从宋太祖建国(960年)开始续写,直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共220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 《续资治通鉴》记述详明简要,考证严谨,编排合理,受到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推崇,被评价为《资治通鉴》*好的续作。 1956年毛**亲自指示的标点本《资治通鉴》出版之后,《续资治通鉴》标点本也在1957年出版,已经通行60余年。现将《续资治通鉴》转为简体横排,纳入《中华国学文库》,便于大众阅读。
太平寰宇记 (全九册)——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试读本)
太平寰宇记 (全九册)——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试读本)
乐史 王文楚
免费
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继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 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等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领县、州府境、四至八到、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及所属各县之概况、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幽云十六州虽未宋版图,亦在叙次之列,以明恢复之志。十三道之外,又立“四夷”二十九卷,记述周边各族。 《太平寰宇记》所载府州县沿革,多上溯周秦汉,迄五代、宋初,尤其是对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政区建置,较其他志书详尽,可补史籍之缺。本书篇帙浩繁,内容详瞻,是研究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
唐五代传奇集(全六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试读本)
唐五代传奇集(全六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试读本)
李剑国辑校
免费
《唐五代传奇集》是唐五代传奇作品之总集。所收作品上限为唐初,下限为五代十国。得传奇作品六百九十一篇,编为五编,分一百卷,其中作者可考者九十八人,另有阙名作者近三十人。编次以作者或作品时代为序,同一作者作品排列一起而次其先后。时代不可确考者大致确定其上下限,编在相应位置。每篇作品,以作者介绍、正文、校勘记、按语排列。正文之末注明所据版本或出处,其余重要版本或出处,亦酌情注明。校勘用详校之法,各种校勘资料力求齐备。异文较重要者皆出校,诗歌异文则全部出校。校记于歧异文字多有辨证。按语考证说明该篇或原集之著录、版本、题署、篇目等及其他相关问题。
新唐书  1--2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新唐书 1--2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宋)欧阳修 宋祁 撰
免费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撰,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自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公元907年)间近三百年的历史。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对表、志更为重视,增加了以往史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等,并重新排列传记次序,强调对忠奸顺逆的褒贬,又增添了《卓行》《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旧唐书》未载的史料,增加了不少晚唐人物的列传。 中华书局校本《新唐书》以百衲本为校工作本,同时参校了北宋闽刻十六行本、南宋闽刻十行影印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浙江书局本,择善而从,是目前*为通行的《新唐书》
宋史  1--4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宋史 1--4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脱脱著
免费
  《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套装1-40册)》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山海经(第十卷)
山海经(第十卷)
竭宝峰
¥1.99
在定海城东有个上张家村,村后有一座百米高的狮子山,山南有个天然古洞,当地群众统称其“独角龙洞”。传说,从前在这洞裹住着一条独角龙,十分凶恶残暴,还经常变成美男子,半夜三更闯进民宅作怪。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第八卷)
竭宝峰
¥0.99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时,才合编在一起。
满50减15,满80减30 广阳杂记(上)
广阳杂记(上)
[清]刘献廷
¥6.99
《广阳杂记》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为清初刘献廷撰,共五卷,此书不编类,是随手记录之作,内容涉及“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桑、火攻、器制”等,以“杂”为特征。所记翔实可信。但此书论识精当,记述精细,固又不可以“杂”而略之。 刘献廷撰写,汪北平、夏志和点校的《广阳杂记(清代史料笔记)/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对时事、典章制度、礼乐、象纬、律历、音韵、地学、水利乃至医药、佛学,均有涉及。所记翔实可信。
資治通鑑·繁體豎排版(胡三省注)冊一(电子杂志)
資治通鑑·繁體豎排版(胡三省注)冊一(电子杂志)
「宋」司馬光(編集),「宋」胡三省 (注 著),鄒寰宇(编),
¥2.99
精校、原汁原味的閱讀體驗,是本版資治通鑑*的特點。本冊為:資治通鑑冊(卷一至卷五 周紀) 起自三家分晉,止於秦滅六國,凡一百四十八年。記述了縱橫捭闔的戰國時代。 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誕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 商鞅變法、徙木立信、圍魏救趙、合縱連橫、完璧歸趙、胡服騎射、廢井田開阡陌、將相和(廉頗藺相如)、信陵君竊符救趙、荊軻刺秦王...... 在去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羋月傳」也是以這個時代為背景。讀者可以在此冊中看到歷史中的宣太后巾幗不讓鬚眉的高超政治手腕,看到歷史中的張儀如何以「一舌遮天」施展其外交話術,看到歷史中的白起如何做到:「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毛澤東語)」......
山海经(古代人民庞大的脑洞)
山海经(古代人民庞大的脑洞)
郭璞
¥4.99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种种神话传说。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搜集到的《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与瑰丽的想象之作。除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从事创意产业的艺术家、设计师、动漫 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玄幻文学家等人士能都够从此书中获取无数灵感,同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图文大全,本书也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二百四十一册)(试读本)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全二百四十一册)(试读本)
司马迁等著,顾颉刚等点校
免费
 《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套装全241册)》讲述了,“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校本统计)。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yi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校本“二十四史”,是*主席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由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全国学术界、出版界通力合作,历时二十年完成的新中国极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是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极高成就的标志性成果。“二十四史”校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传统文献的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和标准,为古籍整理学科的建设下了坚实的基础。   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在1997年谈到中华版校本“二十四史”的时候指出:   乾隆时代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在当时是标准本,但是武英殿本仍有不足之处,近代商务印书馆搜求各时代的善本,编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当时可谓“二十四史”的优秀版本。但是传统的“二十四史”没有标,没有断句,读起来仍有一定困难。五十年代,由国家领导建议,集中当时全国史家,对“二十四史”行校订,加上标,是为标本“二十四史”,实为“二十四史”的优秀版本。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