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医宗宝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医宗宝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邓复旦
¥23.98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临证综合06:医宗宝镜》清·邓复旦一生平不详一所撰。全书分四卷,其中卷一述药性,卷二列医方,卷三论诸证,卷四为脉学。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三年(1798)凌云楼刻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临证综合06:医宗宝镜》为清代的一部综合性医书,旧题作“龙虎山张真人秘本”,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分为四卷,其中卷一述药性,卷二列医方,卷三论诸证,卷四为脉学,且各部分内容大都出自历代中医名著精华。其内容虽属转引荟萃,鲜有己见,然其编排自成一体,采摘广博精要,仍不失为一部医学入门及普及佳作。该书初刊于清嘉庆三年(1798),由凌云楼梓行,是为“清嘉庆三年戊午凌云楼刻本”;至清末由上海蜚英书局据初刻本石印出版发行,此即“清末上海蜚英书局石印本”(简称蜚英书局本);民国时期则出现有“民国上海文瑞楼石印本”及“民国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两种版本,其流传也更为广泛,传世的印本数量颇丰。
每满100减50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沈明宗
¥25.00
  《张仲景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著作。书中首列《金匮要略》原文,后附作者对原文的注解。全书共24卷,基本对应《金匮要略》原书顺序。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致和堂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眼科集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眼科集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陈善堂
¥22.24
  《眼科集成》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作者陈善堂系晚清巴渝西城人,立调元药室,擅长眼科。本书现存版本仅有民国九年(1920)渝城治古堂刻本,藏于重庆市图书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品相总体完好,选作校勘底本。鉴于书中不少内容涉及《目经大成》《原机启微》《审视瑶函》,故选《目经大成》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原机启微》明代薛己校补本、《审视瑶函》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等书为参校本。
每满100减50 内经评文灵枢(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内经评文灵枢(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周学海
¥30.08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经02:内经评文灵枢》为《内经评文》之一,与《内经评文素问》为姊妹篇,由清末著名医家周学海撰。全书十二卷,作者按断句分节,并用圈点、旁批、夹批和总批形式,对各篇的布局格式、文法笔势等进行了评点,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藏版《内经评文》单行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
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
殷东风
¥15.26
  《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是《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之一。《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理气法概论,分别介绍了理气法的源流、治法分类、常用方药及应用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为理气法的临床应用,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对理气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释,颇具临床指导价值。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气血津液病、其他疾病。案例典型,分析到位,对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每满100减50 素仙简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素仙简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奎瑛
¥15.26
《素仙简要》,综合性医书,4卷,清代奎瑛撰,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卷一、卷二论述药物的性味、功效、配伍及用法等,药物按平、温、寒、热性进行分类记述。卷三、卷四主要介绍有关望、闻、问、切四诊的要领,而尤重脉诊。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明道堂刻本为底本,以1914年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为校本。
每满100减50 伤寒撮要
伤寒撮要
明·缪存济
¥28.50
  《伤寒撮要》,明代缪存济 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总论, 简要阐述全书大意宏旨。卷二至 卷六序贯相连。卷一述伤寒识 病;卷二列伤寒六经病证治、 变证治法及禁忌;卷三论正伤 寒、相类伤寒、伤寒变病及治 疗;卷四、卷五仍为伤寒变病及 治疗;卷六列伤寒用方449首。 本次整理以明隆庆一年(1576) 新安汪滋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祝茹穹先生医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祝茹穹先生医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祝登元
¥17.44
《祝茹穹先生医印》三卷。附《祝茹穹先生医验》一卷,清代祝登元撰。弟子赵嶷编,现存早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祝氏旷旷居刻本。本书卷一、卷二载医论18篇,主要论述脉理;卷三载医论7篇,内容以伤寒论治为主;《祝茹穹穹生医验》一卷,载医案63则,由不同作者追记而成。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清顺治十三年旷旷居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仁术便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方书)
仁术便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方书)
明·张洁
¥36.19
  《仁术便览》,明代张洁撰。刊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共四卷,讨论了94种疾病的辨证治疗,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每一种疾病病名之下首先冠以总论,简明扼要,或审病因,或析病机,或辨证候,或论脉象,或述治法。之后列方药。附方下标明其具体适应证及该方的药物组成和服用、配制方法。书末还附有一百余种常用药物的炮制方法,对研究中药的炮制颇有价值。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三年冀州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寿芝医略
寿芝医略
清·王廷俊
¥17.44
  《寿芝医略》清同治六年(1867)初刊于浙省翰墨斋,作者王廷俊、虞库。全书包括《类经纂要》《难经摘抄》《寿芝医案》三部分内容。《类经纂要》为医经著作,虞庠辑,王廷俊增注。该书是张介宾《类经》~书的摘要批注,批注有直接采用原注,有对原注发挥。《难经摘抄》为王廷俊辑,为《难经》原文的摘抄和少量注释。《寿芝医案》辑录了王廷俊在成都的验案16例,医案仿喻嘉言《寓意草》体例,『先议病,后议药』。每寨于病机、病理阚发尤详。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六年翰墨斋初刊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伤寒微旨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微旨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宋·韩祗和
¥15.26
  《伤寒微旨论》是北宋医家韩祗和所著外感热病专著。原书已散佚,今本由清代《:四库全书:》整理者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水乐大典》辑复而成。分上下两卷,共l7篇。本书对伤寒病机、外感热病分类、伤寒传经学说、汗下温治法、外感热病因时治疗、阴黄证治、蓄血证治等均有论述与创新。本次整理以《四库全书》辑复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医林绳墨大全
医林绳墨大全
明·方谷
¥29.00
  《医林绳墨大全》为明代方谷原著,清代周京整理改编,共九卷,八十一证。前七卷论述内科病证,卷八为五官病证,卷九则是妇科、外科病证。每病之后都有各病主方,详列主治病证、组成、用法,方便读者查阅。某些病证后更附以周氏家藏奇效验方、秘方。本次整理以康熙四十九年(1710)赵氏廓然堂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四)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四)
张煜,王国辰
¥26.56
  中医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名家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精华,《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撷取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诊疗经验,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每个病证以医家为纲,将他们的治疗经验和经典病案分别列出,再现了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心得及独特的临证经验。
每满100减50 亟斋急应奇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亟斋急应奇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叶枫
¥27.47
《亟斋急应奇方》是清代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叶风辑。叶风研习医学,著述颇丰,现存世有《达生篇》《集验新方》《胎产良方》等,以《达生篇》流传广。作者姓名身世不详,其著作均署亟斋居士,又时自谓“守恒山人”,仅见《亟斋急应奇方·急救门》的“旁批”中,写有“张亟斋记”4字,署为张姓。其著书地点,或有“于南昌郡舍”,或为“南昌郡署之西堂”,推测其可能曾在南昌居官。据考证,亟斋居士名叶风,字维风,系从母姓张,但又不便在著作中书其姓氏,故而皆署“亟斋”。
每满100减50 婴儿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婴儿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周士祢
¥17.87
《婴儿论》由清代乾隆年间儿科名医周士祢所著。全书一卷,分八篇,从新生儿到婴幼儿,凡属儿科疾病多有论及,涉及内科、外科、眼耳鼻喉五官科、传染性疾病等,对儿科常见疾病辨证准确。立法处方精当,用药合理。书后附有有关小儿护养的附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日本宽政九年(1797)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养生四要
养生四要
(明)万全
¥10.90
  《养生四要》是明代医家万全著,养生学著作。全书五卷,分别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及养生总论。万全提倡以寡欲而守性,以慎动而保气,以法时而和阴阳,以却疾而慎医药,从而固本保枝,辟邪防毒,以此长养性命,故称养生四要。本次整理以乾隆四十三年(1778)张任大、张任佐重印康熙五十一年(1712)视履堂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太史医案初编
太史医案初编
黄宫绣
¥27.47
黄翁名宫绣,字锦芳,凤岗八十叟也。其先人邃于理学,著有《理解体要》。游寓羊城,时得览其书,谓足以接先儒之踵、启后学之蒙,诚儒望也。翁少承家学,攻举子业。先人病多,遂弃制艺,专岐黄,且谓:人生天地,不可汶汶,上不能黼黻皇猷、建功立业,下亦当调燮斯人、扶危救困。惟医之一道,其庶几焉!然而其术虽仁,其害亦大。非数十年研精覃思,揣摩印证,未易道也。翁自《内经》以下,凡专门名家之书不啻汗牛充栋而无不博考,以会其变通采摭,以收其粹美。乾隆四十年,已著《医学求真》若干卷,进呈御览,刊以寿世。迄今廿余年,历症愈多,人所束手无措者,莫不转危为安。因思庸医少学之辈误人不胜痛指,凡诊法、辨法、断法之疑似,阳脏、阴脏、平脏之分详,细为论列,俾后学可奉为津梁。且将平日所治,叙其脉与症之异同、药与病之投合,或因辨论而申明,或因触类而阐发,无不条条款款,令人了然而后止,颜曰《锦芳医案》。此翁之婆心如此,即至造次颠沛,而翁之心仍不释也。昔文正公遇一善相士,问曰:吾能做宰相否?相者久未答。复即问:既不能宰相,还可为名医否?相者笑曰:适欲为相,志何大也!转即问医,何遽小若是?请言其故。文正公曰:宰相可仁及天下,否则惟医为仁术,亦可济时。士君子不此则彼,总宜有所建白于世,安可汶汶以终身也?相者惊服而退。吾于翁亦云。因问序,爰引以为赠。
每满100减50 伤寒正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伤寒正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清)史以甲
¥34.45
《伤寒正宗》八卷,清?史以甲著。该书前三卷运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并于每条经文之中以小字附注的形式施加按语,对原书条文进行了疏解。五卷为证治方论,史氏将伤寒证侯归纳为112种,并补充方剂200余首,汇集前贤方论22家, 充了《伤寒论》方论的不足。该书文字精炼,释义透彻,于《伤寒论》精蕴多有揭示,是一本难得的伤寒学著作,适合中医工作者临床参考。 该书约成书于公元1678年(清康熙17年),刻印出版则迟至公元1685年(康熙24年)之后,现存康熙刻本与日本抄本,今以康熙原刻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
每满100减50 养性轩临证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养性轩临证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半读斋主人
¥23.98
  《养性轩临证医案》,又名《临证医案》,清代古暨阳半读斋主人撰,共载医案740余则,其中收录尤在泾《静香楼医案》33则。内容涉及外感、内伤、妇科、外科、耳鼻喉等各科疾病。医案记述有详有赂,详者千余字,略者不足二十字。多数医案记述患者姓氏居里、临床症状、色脉舌象、辨证用药等。本次整理以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养性轩临证医案》手抄本为底本。   《养性轩临证医案》,清代古暨阳半读斋主人著。该书记载外感、内伤、妇科、外科、耳鼻喉等各科疾病,共载医案740余则。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案医话医论09:养性轩临证医案》缺少序言和后跋,所用很难准确断定该书的成书年代。   本次整理使用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养性轩临证医案》手抄孤本为底本。底本封面简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案医话医论09:养性轩临证医案》为《临证医案》,但内文首页全称《养性轩临证医案》,此次整理改用全称。   有关整理方法说明如下。   1.采用简体横排形式,对原文加以现代标点。   2.底本中繁体字、俗字、异体字、自造字予以径改,不出校。一字多义、多音的古字酌其文义于首见处出注。通假字不改,于首见处出注说明。难字、生僻字酌加注释。   3.书中较为疑难或生疏的人名、官名、方名及专业术语等出校说明。   4.底本中用符号代表文字者,皆据其文义改为文字。   5.底本明引前代文献者,简注说明。   6.底本中药属异名者出注说明。无法考证的中草药名,出注存疑。   7.将底本一、二、三册分别列为卷一、卷二、卷三,卷一、卷三无目录,为保留原貌,未予补入,保留卷二原有目录。   8.底本卷一原有“古暨阳半读斋主人著琴川素愚秦士俊藏”,今删。底本卷二“中风”前有“静香楼医案卷之一古吴饮鹤山人著”,今删。   9.所收录《静香楼医案》有关医案,皆出注说明。
每满100减50 伤寒启蒙集稿(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启蒙集稿(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余景和
¥19.18
  《伤寒启蒙集稿》七卷,系余景和对柯琴《伤寒论翼》卷下依次之注释。卷一至卷六为太阳病解、阳明病解、少阳病解、太阴病解、少阴病解、厥阴病解.卷七为制方大法。本次整理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1889)《伤寒启蒙集稿》稿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伤寒指归(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指归(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戈颂平
¥36.19
  《伤寒指归》,清代医家戈颂平著,是对《伤寒论》条文逐字逐句释义,推理穷源,结合作者个人心得并旁征博引加以论述,所论颇多独到见解的一部伤寒学专著。全书共计10册。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一年稿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