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王怀义著
¥118.80
 王怀义又有一本新书即将出版了,可喜可贺。记得前几年,给他写过一本关于神话的书的评论。这本书谈《红楼梦》,与那本书不一样,但承继了那本书的做法:用细密的功夫考证虚幻的故事。神话考证是如此,《红楼梦》的考证也是如此。
每满100减50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精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精
吴承学著
¥88.80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话语体系的回归。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此次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
每满100减50 吕梁文学艺术大系·散文卷--吕梁文学艺术大系
吕梁文学艺术大系·散文卷--吕梁文学艺术大系
朱锦平总主编 李永民本卷主编
¥52.80
本卷为“吕梁文学艺术大系”的其中一卷。共收入作品112篇,编年时限自西汉至当代,作品按所选作家出生公元纪年或大约生活时段排序。同年出生者,以音序排序。入选的作家作品有四种类型:*是吕梁作家,吕梁籍作家其主要创作活动虽不在吕梁的也一并入选;第二是曾经在吕梁生活工作过,后调离吕梁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第三是外地作家写吕梁题材者;第四是古代作家记述描写吕梁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山川风物的作品,酌情收入。
每满100减50 琴史·综议
琴史·综议
李祥霆著
¥52.80
.
每满100减50 商周铭文叙事文体演变(精)
商周铭文叙事文体演变(精)
魏鸿雁著
¥40.80
中国古代叙事问题在秦汉以前已经初备雏形,本书即关注这一问题,主要探讨甲骨文、铭文等早期叙事文体的类别及特征,其由早期文体向后来成熟文体演变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后来文体的影响。这其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探讨铭文中出现的叙事文体现象以及特征;二是通过铭文文体与后来成熟时期的文体进行比较,分析其演变的过程,了解叙事文体变化的内在机制,为建立新的符合中国文学的文体发展规律的文体分类标准提供依据。
每满100减50 乐陶斋文存(精)全三册
乐陶斋文存(精)全三册
李伯齐著
¥298.80
本书是作者在古代文学教学和古籍整理实践中形成的成果结集,分为五编,即文学散论、文化散论、杂文、诗文鉴赏选录、课程教学提纲。既有严肃的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又有古诗文鉴赏评论文章,还有一部分书评序跋文字。
每满100减50 经典常谈--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经典常谈--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朱自清著
¥16.80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为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写作的一部普及读物,八十年来广为流传,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门指南。在这本书中,朱自清先生以通俗流畅、深浅出的文字,提纲挈领地解读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诸子百家”、《楚辞》等国学典籍,客观持平,博采众长,见解精辟。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经典常谈》,版本精良,精编精校,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师撰写“导读”,并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梳理知识,编写中考演练题,对中学阅读更有针对性。编写者按照朱自清先生“经典教育”立场,分析中学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如何从经典中汲取养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
每满100减50 李德裕文集校笺(精)--傅璇琮文集
李德裕文集校笺(精)--傅璇琮文集
[唐]李德裕撰 傅璇琮,周建国校笺
¥105.60
李德裕身为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党魁,曾两任宰相,尤其在武宗朝主掌朝政,外御回纥、内抑藩镇、压佛教,是极具争议又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本书包括《正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整理中校勘多本,旁参群籍,兼采陈寅恪、岑仲勉等近人成果,力求对所有作品系年考订,以便读者阅读、利用。
陈熙晋集(精)--义乌丛书(试读本)
陈熙晋集(精)--义乌丛书(试读本)
[清]陈熙晋著 [无]张新朋点校
免费
是书为清代义乌人陈熙晋的主要撰著,包括《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征帆集》《日损斋笔记考证》四种。《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分别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辑录隋代刘炫《春秋左氏传述义》百七十三条、百四十三条,征诸群言,深入考证,可补前人所未备,发千人所未明,于春秋经传之理解大有裨益。《征帆集》为陈熙晋由贵州押运货船至京,一路九千余里、十四个月的所见所感形诸诗篇而成,为其诗文创作集。另,《日损斋笔记考证》是陈熙晋为乡贤黄溍《日损斋笔记》所作之注释考证。
每满100减50 正道悟语
正道悟语
笃行
¥24.00
本书主要围绕日本扶植汪伪政权决策过程,考察了日本高层侵华政策的演变。日本原计划按照自己的设计,扶植取代国民政府的伪政权,以彻底重构中国政治社会生态。但侵华战争陷困局后,日本为迫切脱身而不得已调整了原有政策,在诱降国民政府的同时,采取旨在分化削弱抗战力量的欺骗性的“谋略工作”,吸引了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敌。汪精卫集团被当做日本诱降国民政府以及控制占领区的工具,在日本决策逻辑中处于边缘地位。由于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日本对汪政策并不稳定,而决定其轨迹的,是日本侵华形势和战略需要的变化。
每满100减50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精
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全二册)精
孙宝著
¥118.80
南北朝文官铨选与文人息息相关,两者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南北朝文人除少数方外文士终身未仕外,大多集作家、官员、思想者、士林名流、乡邦领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儒家进取价值体系复振与世俗官本位观念驱使下,士人一般都会通过仕前教育的知识、技能储备,然后接受官方资格审察、荐举、铨选、策试、复审,继而具备候补官员的资格,直至*终释褐起家。入仕之后,同样还要接受聘期考核、迁转升降的官场历练。文人任官的地点与任期决定此人迁徙的地域、路线、滞留时间,也决定其乡国意识、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另外,文人上下级公私关系构成其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的内容,继而决定其文学表现的内容。其任官性质、职属范围决定其公文性质、文体特征,甚至可以固化其创作类型;任官期间的群体交往,又决定文士文学创作的集团性,乃至可以发展为文坛的风尚性指标。可以说,选官制度是透析南北朝文人、文运的关键性钥匙。本书总结了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关联的内外缘由及表现,充分揭示南北朝选官制度的类型及文教动机、铨选程序与官场生态及士人心态的内在关联,并对南北朝铨选制度、官署运作、选官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南北朝选官制度承续汉晋旧制,又拓展新的制度功能,通过对世族政治、士格官习、文气风尚的渗透与耦合,形成了这一时期颇具特色的“选官-文学”混合体,并对后世文坛格局演进、文尚批判与转换、文论范畴增扩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在文化的原野上
在文化的原野上
范子烨
¥46.50
《在文化的原野上》为我馆“学人随笔”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范子烨先生。全书约二十万字,分四卷,除“代序”与“代后记”,共计三十篇文章。其中,卷一共9篇文章,是谈陶渊明的;卷二共7篇文章,是谈音乐文化史的,侧重于对中古诗人和中古诗歌的音乐学解读;卷三共5篇文章,侧重于历史和宗教文化;卷四共9篇文章,侧重于经典与作家。这些文章长短不拘,无一定之规,但都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试图解决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体现出作者一贯秉持的“学术本身应植根于广阔的文化原野”的学术旨趣。
论语译注(精)--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试读本)
论语译注(精)--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试读本)
杨伯峻译注
免费
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简赅,译文清晰明了,考据全,语言朴实通达,并附《论语词典》,是学习《论语》的门佳作。
每满100减50 起于刀笔: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精)
起于刀笔:汉代掾史艺术创作(精)
周珩帮著
¥68.60
汉代的掾史,为各级长官自行选任的属吏,大都充当秘书、助手与参谋的角色,以公文撰写誊抄、辅助长吏行政、沟通官民联系等为职守。他们地位普遍不高,却是两汉官僚和知识群体中的大多数,致力于书法印章的日用、碑祠刊立的主事和音乐诗文的雅作,促成了两汉艺术的主体扩展、创造力提升、经典作品累积及制度传导,成为后世官僚或知识阶层艺术创作情境与模式的源头。 本书以任职于两汉中枢各部、王侯属国、各州郡县乡,由长吏辟用的掾史属佐为对象,借助简牍、碑铭、诗赋、箴颂、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及艺术论著等,研究这一主体职司文艺、依仁游艺的各种艺术活动和现象,从艺术创作角度考察他们与公卿长吏、儒林学士的关系,探析其创作模式、情境和特征,从而确认两汉掾史之于中国古代艺术主体分化、艺术创造力提升、门类艺术衍生、经典作品累积、艺术风格演绎、艺术观念承启、艺术流派形成等诸方面的影响或意义。
每满100减50 宋代笔记的文体自觉与新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宋代笔记的文体自觉与新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刘师健著
¥61.60
 宋代笔记是笔记体制演变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围绕笔记的“新变”这个核心内容,本书阐明宋代笔记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功能,系统剖析宋代笔记的文体构成和文体特征,揭示宋代笔记对后世笔记作品创作范式的引领与规范作用。通过对宋代史料、笔记文献的系统梳理,本书将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将笔记研究从传统的文献、史料研究引向对笔记文体本身的研究,同时,在研究中亦注重突破以往囿于小说的研究框架,对建构宋代笔记文体体制研究体系行了有益的尝试
每满100减50 张九成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张九成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李春颖著
¥61.60
本书以道学范围从南宋初期到朱熹掌握道学话语权的转变趋势为思想背景,从气论、天人关系、心性论、工夫论、经学、儒佛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张九成哲学思想的逻辑构架和特点;同时注重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张九成对洛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其他理学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尤其是与朱子学之间的差异、儒佛之辩等,以期呈现其思想原貌,并丰富对南宋初期理学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展现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连续性。
每满100减50 春华集——中华书局员工文选(二〇二二年)(精)
春华集——中华书局员工文选(二〇二二年)(精)
中华书局编
¥33.60
中华书局员工文选取名《春华集》,源自《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中的“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2022年的《春华集》约16万字,共收录中华书局员工于2022年度撰写的文章37篇,分为编辑手记、书里书外、学林散叶、百川学海、艺文类聚、特稿六部分。“编辑手记”部分有徐卫东《明武宗的罩甲,戚继光的敌台——重编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等;“书里书外”部分有贾雪飞《“四重证据法”还原印刷史真相——评〈中国印刷史新论〉》等;“学林散叶”部分有齐浣心《邵循正与古籍整理出版》等;“百川学海”部分有聂丽娟《由新出〈朱彝尊全集〉略论明清学者全集之整理》等;“艺文类聚”部分有王守青《从〈人世间〉联想到“七国之乱”中周亚夫拒不救梁》等;特稿为张继海《中华书局老编辑的朴实楷模》。
每满100减50 百年革命家书(二)
百年革命家书(二)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40.60
本书精选精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45位革命英烈写给家人的信件和遗书,每篇文字包括书信作者介绍、家书原文、家书背景等,旨在通过革命英烈的家书和家书背后的革命故事,让读者体会到这些家书展示出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 本书按照书信的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每封家书的标题均摘自家书原文,后面附注家书的公历写作时间。
方壶楼美术史论文选(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试读本)
方壶楼美术史论文选(精)--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试读本)
薛永年著
免费
本书是薛永年先生美术史方面的文章选集。所选的论文,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直到近年,包括书画史的个案与时段,古典画论的名篇与范畴,区域绘画与画派问题,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与艺术语言的智慧,书画鉴定与鉴藏史,美术史学与方法。有些已经收过去出版的集子,有的散见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或刊物。
四库全书馆密函——于敏中致陆锡熊手札笺证(精)(试读本)
四库全书馆密函——于敏中致陆锡熊手札笺证(精)(试读本)
[清]于敏中撰 张晓芝笺证
免费
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馆,于敏中出任正总裁,为纂修《四库全书》的主要负责人,常随乾隆左右。陆锡熊与纪昀(晓岚)同任总纂官,具体负责主持编纂工作。 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间的五月至九月,乾隆都前往热河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于敏中随行,期间乾隆关于《四库全书》的旨意,以及于敏中的想法、相关事宜等,通过于敏中的书信,向在北京的陆锡熊等人传达落实。今仅存的56通书札,即是四库馆前期,于敏中与陆锡熊集中商讨如何编纂《四库全书》的珍贵史料。涉及内容极为丰富,举凡人员配备、职司分统、工作协调、后勤保障等统筹工作,以及书籍分类、版式拟定、发凡起例等体例的制定,书籍的刊刻、誊抄、校对、删改、存毁,等等,事无巨细,均有布置或商议。可为疏阔的历史罅隙,填充具体生动的细节。 由于书札事关中秘,直到1933年才以《于文襄手札》之名影印出版,为学界所重。张晓芝先生今对草书信札全文,做了仔细的释读、精确的年月日考订和翔实的笺证,使这批珍贵的文献厘然可读,并详为爬梳关涉的大量史事,颇具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此次出版,随文影印56通原札,以便参读。
每满100减50 童年--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童年--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苏]高尔基著 沈念驹译
¥20.30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历克赛(高尔基的原名)三岁到十岁期间,寄居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童年》,由著名翻译家沈念驹先生根据俄文原版精译,并撰写书前“导读”,介绍本书作者生平、主要内容、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根据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注释文中的疑难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书后附有“读书记录卡”,示范归纳好词好句、撰写读后感,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