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韩愈散文艺术论
韩愈散文艺术论
孙昌武著
¥20.30
《孙昌武文集》之一种。书稿共八章,约190千字,主要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散文创作行探讨和评介。全书从“文以明道卫道重”文、传道明理兴功用世、革新文体、改革文风、写作技巧、文学语言、影响与功过七个方面,对韩愈散文展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行总结。
49元5本 探骊:从写情回目解味红楼梦
探骊:从写情回目解味红楼梦
刘上生
¥29.00
《红楼梦》“大旨谈情”。本书即从小说写情的回目出发,撇开繁琐的考证和抽象的理论,结合小说的成书、版本、人物形象和具体情节,致力于为大众读者讲解《红楼梦》文学世界所蕴含的情感和艺术。作者熟悉《红楼梦》,对诸多细节别有会心,可以帮助“红”迷们真正走近《红楼梦》。
49元5本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俞陛云
¥15.70
《诗境浅说》一书重“义韵之深,诗境之妙”,同时对其“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分析。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卢纶、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数百篇名诗,从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入手,阐释其精微细妙之处。
另辟捷径:毛泽东发表
另辟捷径:毛泽东发表
陈栎宇
¥2.00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2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9元5本 《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精)
《诗经》与周代社会交往(精)
李树军著
¥40.80
作者从周代社会交往的角度,对《诗经》的内容、《诗经》在周代社会中的作用、《诗经》与礼乐的关系、《诗经》的编辑等问题,行系统研究。同时,作者通过《诗经》的内容描写,对周代的邦国、朝见聘问制度、社会宴享、礼乐交往、战争、婚姻等行研究,并提出若干较新颖的观。
49元5本 “三言”“二拍”的世界(品鉴可与金瓶梅媲美的名著,点评俞伯牙、杜十娘、秋香、等人物。通晓世情,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智慧。)
“三言”“二拍”的世界(品鉴可与金瓶梅媲美的名著,点评俞伯牙、杜十娘、秋香、等人物。通晓世情,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智慧。)
陈永正
¥14.94
《“三言”“二拍”的世界》是陈永正仅有两种古代小说学术随笔作品之一。“三言”“二拍”是流传颇广的五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谈论“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与人物,作者及作品影响力等,将文学鉴赏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解读评深浅出,且生动耐读,引导启示读者于细微处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满奇趣,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独特文学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顾、能让人轻松读懂的名家鉴赏辞典。
49元5本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宋烨
¥52.80
本书围绕着“古典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核心议题,指出在解释审美愉悦来源之问题时,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这两种思想话语不谋而合的认识论基础,即均认为艺术审美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审美愉悦则是一种认知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来源于作品为心灵带来的认知上的特殊拓展。解决来源问题之后,本书一步回应了审美分歧、美的普遍有效性、诗歌艺术风格的偏好等问题,为更统一的审美见识和更广博的审美趣味奠定理论基础。*后通过对古代诗学核心概念与重要命题的逐一考察,建立起了以“诗以识为主”这一命题,统摄“言志”“缘情”“主气”“尚意”“立格”“宗理”等古代诗学理论体系中的传统命题,完成对古代诗学理论资源中基本命题的统一。
诗经通释(全三册)
诗经通释(全三册)
王静芝
¥166.60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 《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0世纪下半叶台湾学术界及教育界声望卓著,曾长期任教于辅仁大学,历任中国文学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长。他精研经史典籍数十载,以传习经典、续通文脉为己任,将毕生治诗的成果集于此书,“字注句解,贯串全章,单义简释,力求明快”,以望为“初学及自修者”提供一个简明平易的门径,一窥经典之基与诗史之美,是帮助今日读者与学人领会《诗经》全貌的经典之作。
49元5本 别无归处是归处:吴镇的“渔父”画题(文人画的真性)
别无归处是归处:吴镇的“渔父”画题(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4.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分“渔夫话题的由来”“梅道人有关渔夫的作品”“超越隐者的思路”“破除终极的价值”四个角度描写吴镇的世界。
49元5本 思清格老:吴历绘画的“老”格(文人画的真性)
思清格老:吴历绘画的“老”格(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6.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吴渔山“老格”的建立、特点及其思想渊源,来探讨吴历绘画和文人画传统的互动关系。
49元5本 平常心即道:文徵明画的浅近趣味(文人画的真性)
平常心即道:文徵明画的浅近趣味(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8.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从明代画家文徵明入手,讨论“浅近”与“趣味”两个文人画中的关键性问题。
49元5本 话里有画王蒙说
话里有画王蒙说
王蒙
¥19.90
《话里有画,王蒙说》分为“生活的艺术”“好的人际关系”“我的处世哲学”“读书又解人”“遐思”五个篇章,精选王蒙散文谈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文学评论和妙语短文,将“人民艺术家”王蒙幽默的智慧经验、思辨的世事体悟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呈现给读者。王蒙丰富传奇的生活体验,立体多彩的人物性格,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对散文写作真诚自由的理念,使每一篇作品都至真至纯,至俗至雅。本书的亮还在于创意人物水墨画家彭长征根据王蒙著作和演讲中的箴言金句,所创作的40多幅水墨漫画;每幅作品都源于王蒙的妙语金句,文字与漫画虚实相形,妙趣横生。
49元5本 趣谈中国文学经典(洋眼看中国)
趣谈中国文学经典(洋眼看中国)
(日)奥野信太郎
¥21.00
  奥野先生从1964年始在日本NHK广播电台做《中国文学十二话》连续讲座,后由他的学生根据讲座内容整理编辑出版《趣谈中国文学经典》一书。本书精选其中佳作翻译,讲述中国历代文学经典。奥野先生从《诗经》《楚辞》讲到《水浒》《红楼》,从六朝散文讲到诗词戏曲,从唐代传奇讲到明清章回,从《西游记讲到《金瓶梅》,从王昭君讲到白娘子,从王彦泓讲到林语堂……从中可见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脉络,领略到其中*华彩的篇章。奥野先生颇具个性化、趣味性的解读,绚丽绮彩的笔墨,给中国文学经典带来新的声色。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
¥78.40
本书是一本诗歌赏析书,也是一本中国诗歌史。从神话、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诗跨越七个时代,解读47位诗人,涵盖20个主题,旁征博引200余首诗歌。帮我们厘清文学史对部分诗歌的误读和偏见: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吗?日本为什么称为“扶桑国”?杨贵妃真的终老日本吗?除了“窈窕淑女”,我们还能怎样称颂美人?织女竟然出轨,移情于通西域的张骞?……充满人性温暖的诗歌鉴赏方法:《古诗十九首》中感悟生命的短暂,及时行乐的畅快;从《上邪》中感悟爱到世界末日的浪漫;或与孟浩然一起渡过求之不得的中年危机……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充分感受到台大优秀教授的独特魅力。
49元5本 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张峰屹
¥33.00
“谶纬”是汉代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谶纬之文献杂乱散逸,谶纬之名实搅扰不清:如何利用今存的谶纬文献展研究?如何厘清唐以来“谶纬无别”“谶纬有别”两种截然相反的观?谶纬作为两汉流行的社会政治思潮,又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影响着当朝士人的思想行为?谶纬思潮之演又与两汉文学创作发展有何种联系?南大学文学院张峰屹教授《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一书,通过扎实严谨的文献梳理,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谶与纬在历史中的分合纠结之情状,还原谶与纬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演变程,并尝试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书后附作者五篇单篇文章,提纲挈领,出谶纬与两汉文学思想研究中为关切的问题。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
(法)居代·德拉孔波
¥76.00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重要的神话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堪称希腊文明的历史基石。《神谱》《劳作与时日》篇幅虽小,影响却极大。然而,相关研究文献十分有限。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是1989年国际研讨会的论文结集,论题多集中于解读赫西俄德神话诗的写作方式,以及其中一些对西方传统影响深远的重要章节。本书选译收录了13篇论文,意在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赫西俄德的叙事意图及其所表现的神话意蕴,同时不忽略文本细节。 本书译者吴雅凌留学巴黎多年,对古希腊文学情有独钟,译笔精审典雅,让读者得以领略当今法语古典学界的学术成果。 本书在2004年华夏出版社初版的《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基础上做出较大幅度的修订,行细致勘误,重译若干段落。
49元5本 德意志文学简史
德意志文学简史
[德]海因茨·史腊斐
¥45.00
※ 德意志文学的深度阐释,荣获德国文学评论*高奖默尔克奖。 ※ 中文版首版豆瓣评分9.4,长期雄踞豆瓣外国文学史图书排行榜第六名 ※ 二战后正视“德意志性”的重磅批评之作,日耳曼学学者触及灵魂的自我审查 德国文学的伟大作品姗姗来迟:在意大利、法国或西班牙文学的经典时代之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算作世界文学的德国作品。这部小巧而富有启发性的文学史追溯了这种延迟的发生。凡是文学史,都以呈述文学史貌为撰写准绳,而《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研究却难得采取了一种严肃的辩争方法,认为那些做日耳曼学的人,首先应当扪心自问:是否在文学研究中躲避了那个广受诟病却从未辨明的德意志性?是否在那些不愿看见的东西(比如遗忘和错误的判断)面前下意识闭上了眼睛?史腊斐在《德意志文学简史》中寻求建立一种全新的因果关系。 ———————— “德语文学史上有过两次*高峰的出现,本书将它们放在特殊的历史前提下来考察:18世纪晚期,德意志文学*次异军突起,成为欧洲文坛领袖,这次崛起与莱辛、赫尔德、歌德和席勒的名字联在一起;德意志文学第二次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在20世纪初,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读者依然在阅读那个时期的作家:里尔克、卡夫卡、施尼茨勒、斯蒂芬·茨威格和托马斯·曼。” 作家,尤其是表现主义作家,既惊惧于历史中的预兆,又为其所吸引,而历史的真实*终超越了文学想象中的灾难。 语言的自由是文学生存的基础,文学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的约束。如果作家必须先对每个词进行审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违禁语之列,它们是否在为德意志犯下的罪行辩护,他就失去了自由想象的勇气。
宋词二十七讲
宋词二十七讲
胡云翼
¥29.99
有学者认为胡云翼是继王国维与胡逋之后词学研究“现代化”的巩固者。本书在我国现代词学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论证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应占有的历史地位,盛赞了豪放派,一反婉约派为文学正宗的传统观念。上篇《宋词通论》以宏观的视野探讨了词的起源、特和发展规律,还阐述了北宋词的概况和演变,又标举南宋南渡时期的词为英雄的词文学;下篇《宋词人评传》对柳永、张先、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词人均有专章论述,另综合论述了苏门词人、北宋中期词人、辛派词人、南渡词人、晚宋词人等。
49元5本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苏缨
¥17.99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唐诗更甚。《大唐诗人往事》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唐诗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49元5本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蒋勋
¥39.80
《蒋勋说红楼梦》第7辑为《红楼梦》第61-69回的解读。 ?★《蒋勋说红楼梦》是台湾美学大家蒋勋先生的《红楼梦》私家讲堂。蒋勋老师阅读《红楼梦》多达三四十遍,可谓品读到位、讲解感人的《红楼梦》赏析书。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先生密藏多年以后,首次和读者分享共读《红楼梦》,并以独特的青春视角、脱离了考据之后的纯文本解读《红楼梦》。这里没有“红学”的考据,只有迷人的小说本身! ★蒋勋老师在《红楼梦》和读者的人生间架设了一条通道,只有跟着蒋勋读《红楼梦》,才能真正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老师带你游遍《红楼梦》的每个角落,会发现,原来你也在其中! ★《蒋勋说红楼梦》?“不老的传奇”林青霞的偶像就是蒋勋老师,她说:“蒋勋老师是我的偶像,听老师讲《红楼梦》,心里会产生安定的力量。”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老师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蒋老师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的震撼大作,他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以全新视角详解整部《红楼梦》。 ★蒋勋先生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上海三联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蒋勋说红楼梦》是系列套书,共八本,此次博览会上发布的是本,其他七本将陆续与读者见面。此书每本约28万字,是一部市场上不可多得的新视觉解读《红楼梦》的优秀作品,是可以一读再读,永久收藏的珍品。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老愚
¥2.18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