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彩图解空调器维修(赠送学习卡) (全彩)
¥14.75
本书根据家电维修行业读者的学习习惯和技能培训特,结合岗位就业的实际需求,将空调器维修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成7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空调器及维修工具、掌握空调器的基础操作技能、掌握空调器安装和移机技能、掌握空调器检测代换技能、识读空调器的电子电路、学会分析判别空调器故障、空调器维修案例集锦。书中所选知识和技能均来源于实际工作,能够确保学习的实际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非电类)(少学时)
¥8.00
本书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思想,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介绍电子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磁场与电磁感应、电容器、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常见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等

专业电工基础
¥7.38
本书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编写的基础理论教材。全书共四大部分九章:部分直流电,包括电的基本知识、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第二部分磁,包括磁的基本知识和电磁感应;第三部分交流电,包括单相正弦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第四部分知识拓展,包括专业基础和电工基本元器件。 本书主要有两大特:一是通俗易懂,只要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就可以把全书读懂;二是本书内容达到了电工电子类各工种学习专业知识时对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所有要求。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122.99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25000.51—2016标准实施指南
¥24.99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成败,软件测评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之前,我国软件检测、测评实验室主要依据G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以及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系列标准对软件产品行测评。 2016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及GB/T 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这两个标准是对标准GB/T 25000.51—2010及GB/T 16260.1—2006的修订。其中,国家标准GB/T 25000.51—2016的修改采用了国际ISO/IEC 25051:2014,确立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以及测试RUSP的测试计划、测试说明等文档要求和RUSP的符合性评价细则。 为帮助相关软件测评人员更好地了解*标准,本书对GB/T25000《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系列标准的历史背景、组成结构行概述说明。特别对新标准GB/T 25000.51—2016行解读,系统地介绍软件质量模型,深解读标准条款的内容,阐述该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应用指导和具体的实施案例,以供参考。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实战:彩色全图解
¥63.99
注塑模具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注塑模具性能的优劣。 本书将复杂的模具图解剖为具体的模具结构,从动作原理和设计规范两个方面,图文结合,言简意赅地讲解了各类注塑模具结构的特及应用场合,分析了相似结构的共同与不同。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结构和动作控制机构、先抽芯系列结构、顶出和复位系列结构、滑块侧向抽芯系列结构、斜顶侧向抽芯系列结构、抬芯系列结构、内滑块和缩芯系列结构、螺纹模结构、圆弧抽芯结构和包胶模具。 每类模具结构都配有实际应用案例,并做了详细讲解。 书中所选案例都是作者亲自主导设计并已在工厂获得实际生产,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本书适合从事注塑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大学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33.99
本书兼顾工程应用及教学需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变频器、继电器触器控制电路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系统阐述了电气控制分析及设计的一般方法。全书共四篇十三章,*至第三章为*篇,介绍常用低压电器及继电器触器构成的基本应用电路。第四章独立成篇,介绍了西门子MM4变频器及其应用方法。第五至十二章为第三篇,介绍了西门子S7-200系列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高速计数、高速输出、中断、通信、模拟量处理及PID处理等指令及应用。第四篇含第十三章,介绍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实例。本书第四版充实了电气控制在机电设备中应用的内容,加强了电气控制应用实例的介绍,教学知识分布更加合理,工程氛围更加浓厚,能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技术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VCD、DVD原理与维修(第3版)
¥6.55
本书系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主要讲述VCD、DVD影碟机基础知识、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整机电路分析及其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也介绍了DVD影碟机的新技术和逐行扫描DVD影碟机的基本知识,后还讲述了VCD、DVD影碟机选、使用与维护常识。 本书可作为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中等技校的专业教材,还可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影碟机技术培训班和从事影碟机生产、维修的人员使用。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设计
¥22.05
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设计中的分数阶控制理论、方法与*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分别基于无穷状态方法和Mittag-Leffler稳定性方法针对一类新型分数阶混沌系统,设计滑模控制律及自适应律;针对分数阶统一混沌系统,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律、自适应律、主动控制律;基于反步控制技术,针对分数阶严反馈系统设计反馈控制律;针对单输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设计分数阶滑模控制律。本书除了介绍的内容比较新颖和前沿外,绝大部分的控制与同步方法均提供了详细的仿真程序,有利于初学者学习、模仿与验证。本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从事分数阶微积分、分数阶控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领域的大学老师及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用电源分析设计与制作
¥8.75
《实用电源分析设计与制作》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培养电子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当前电源技术的*发展,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稳压电源、关稳压电源、关电源软件设计、DC-DC电源、LED照明电源、电池充电电路、特色电源电路等。本书围绕电源产品的分析设计与制作,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掌握电源电路的构成,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认知电源电路中各种元器件,掌握电源的*实用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碰到的电源问题。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将知识、技能、素质的训练融于项目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特,易于安排教学。 《实用电源分析设计与制作》配有免费的电子教学课件和习题参考答案,详见前言。

电气控制及变频技术应用
¥8.00
《电气控制及变频技术应用》由宁秋平和马宏骞主编,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除了介绍电气控制技术以外,还介绍了当今流行的PLC技术和变频器技术等,重在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综合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综合应用能力。本书以多个实用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电气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电气控制基本环节训练、典型机床电气控制训练、PLC的认识、PLC编程训练、PLC应用实践、变频器的认识、变频器操作训练和变频器应用实践。《电气控制及变频技术应用》突出了工程实用性,力求降低教材内容的难度,做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使教材既适合高职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工电子技术(下册)
¥9.50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电工技术部分,下册为电子技术部分。上册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三相交流电路及其应用、磁路及变压器、电动机概述、电气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电工测量;下册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应用电路案例。每一章节都尽可能给出实用案例,全书后一章集中编写了应用案例。 本书突出的优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作者在分析和总结以往使用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行了精选,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各章节的难易程度行了适当的调整,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减少了部分纯理论的论述及推导,相应地增加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和应用案例,以期达到适当减弱理论性、增强实用性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应用有更深的了解。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维护
¥8.00
本书根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结合作者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和企业岗位的实际技术需求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机床的电气控制(项目1~4),讲述低压电器的结构选择及应用,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和安装调试及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二部分是PLC控制系统应用(项目5),讲述PLC的结构和原理、常用编程软件STEP7的使用、基本逻辑指令及常用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等。本书强调“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旨在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具有鲜明的工学结合的特色。 本书配有免费的电子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PLC硬件与软件设计、图片和动画素材,详见前言。


装备需求论证理论与方法
¥20.99
本书是作者团队装备需求论证部分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共11章,分为理论、方法和应用3篇。其中理论篇包括装备需求论证基础理论和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理论;方法篇由装备需求论证方法体系、业务流程环节共用的装备需求映射方法,以及面向业务流程的任务需求分析、能力需求分析、体系和型号需求分析与评估、技术需求分析与优化等方法构成;应用篇介绍装备需求论证工具与配套资源,以及装备体系和型号需求论证示例。本书可用作军事装备学学科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装备论证有关人员参考。

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成果(一)
¥117.60
2015年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共同实施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包括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两部分内容。本系列丛书是2015年专项中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分为基础共性标准成果和行业应用标准成果两大体系,本书是其中行业应用标准成果的*册,收录了10项标准成果:航空领域8项,船舶领域2项。

Cadence高速电路板设计与仿真(第6版)——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析
¥61.60
本书以Cadence Allegro SPB 17.2为基础,以具体的高速PCB为范例,详尽讲解了IBIS模型的建立、高速PCB的预布局、拓扑结构的提取、反射分析、串扰分析、时序分析、约束驱动布线、差分对设计、板级仿真、AMI生成器、仿真DDR4等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集成直流电源分析、分析模型管理器、协同仿真、2.5D内插器封装的热分析、AMM和PDC的结合等电源完整性分析内容。


全面图解电工技术从入门到精通
¥41.30
本书为“杰出电工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电工行业的工作要求和规范作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工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初学者不仅可以轻松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深掌握电工的相关技能,并在工作中熟练应用,*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技术人员。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从安全电工做起,工具、仪表和材料,电工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常用基本技能和工艺,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应用,电工常用电气识图,灯关的线技术及电路,电动机控制技术,照明线路的安装。本书对电工知识的讲解全面详细,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内容由浅深,语言通俗易懂,同时书中电路新颖、插图精美、资料珍贵、通俗实用,适合农村电工、各种技能培训或维修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职业院校或相关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电工基础学习指导与巩固练习(电子电工类)(附测试卷1本)
¥14.50
刘克军、张永涛主编的《电工基础学习指导与巩固练习(附测试卷电子 电工类)》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电子电工类专业普通高校单独 招生教学配套用书,是依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0年颁布的《江苏省普通 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部分《电工基础 》的要求编写的。 《电工基础学习指导与巩固练习(附测试卷电子电工类)》由电路的基 本概念、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和电容器、磁场和电磁感应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 瞬态过程等十章组成。每章按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小节,每小节均按学习目 标、内容提要、例题解析、巩固练习四个环节展。同时,配有单元测试 卷与学科综合测试卷。 本书除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对口单招教学用书外,也 可作为其他中职电类专业学生加强和完善电工理论的自学用书

电工基础技术
¥8.50
本教材含配套教材《学生项目工作手册》1本一并发行,教材知识水平测试题和思考练习题均有配套答案,欢迎使用。 《电工基础技术》教材编写共分五个项目:项目一 三组单管LED可充电照明手电筒的设计与装调;项目二 电桥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项目三 家居室内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项目四 加工车间三相供配电装置的设计、制作与调试;项目五 触摸式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本教材含配套教材《学生项目工作手册》1本一并发行,教材知识水平测试题和思考练习题均有配套答案,欢迎使用。


常用控制电路设计及应用
¥17.91
本书精选了22个典型的控制电路应用案例(项目),对常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技术参数及应用行了介绍,每个项目包含设计任务、基本要求、总体思路、系统组成、模块详解、软件设计、调试与仿真、PCB版图、实物测试、思考与练习、特别提醒11个栏目。这些案例均来源于作者多年的实际科研项目,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很快掌握常用控制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方法。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创新十年
¥128.99
本书回顾了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年发展历程,介绍和解读了国家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使命,以及顶层设计和政策部署,并围绕废旧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化、工业固废与危废协同处置等领域,从产业变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建设、政策汇编、“十三五”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等多层面、多角度回忆过往事件,分享感悟,记录产业转型升级足迹以及展望新时代再生资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创新驱动方向。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指导价值,可供生态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能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