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机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
¥96.60
本书内容包括精准农业智能装备概论、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技术、精准农业智能农业装备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精准农业智能装备概论部分讲述了精准农业的体系结构和支撑技术、智能农业装备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等;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技术讲述了近红外光谱、超低空无人飞行器、机器视觉、农田作物产量的智能传感等;智能农业装备讲述了导航、变量施肥播种、智能平移式喷灌、智能植保等。最后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了智能农业装备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实施战略与对策。

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基础
¥69.30
本书是一本基于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要求,满足供电企业对电力应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全书共 10 章,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线,内容涵盖应急规划、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保障、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舆情管理、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供电企业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惯性基偏振罗盘定向信息处理技术(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103.60
This book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s on 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are briefly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is introduced first, which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ga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orientation methods based on atmospheric polarization pattern,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he orientation error for a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and integ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bsequently, the noise components of a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and the impact of noise on its directional accuracy is analyzed, introducing the denoising and orient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intelligent algorithms such as multi-scal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ulti-scale adaptive time-frequency peak filtering.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ubature Kalman filter and their improvement methods in seamless combination orientation systems based on a bioinspired polarization compass. A seamless combination orientation model under discontinuous observation conditions is proposed and a discontinuous observ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is designed.

电力企业应急供电技术
¥69.30
本书基于电力企业应急供电技术人员的需求行编写,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电力企 业应急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应急响应职责和电力企业应急供电技术;第二部分从原理、构成、操作 步骤、维护保养等角度详述应急供电常用装备;第三部分阐述配电网应急电源设备安装与运行的 要;第四部分从重要活动保供电和突发事件应急供电两个方面讲解应急保供电技术;第五部分列 举了应急保供电的典型案例。 全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电力企业应急供电人员的培训教材。

芯片力量:全球半导体征程与AI智造实录
¥90.10
《芯片力量》的主要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篇(第 1 ~ 3 章)是机遇篇,阐述历史机遇与产业历程,包括半导体产业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带给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及大国在半导体机遇中的竞合与博弈历程。第二篇(第 4 ~ 7 章)是技术篇,阐述交叉跨界技术创新,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半导体产业正发挥的、愈发重要的作用,这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也包括芯片制造设备厂商的应用实践与重要成果。第三篇(第 8、9 章)是管理篇,展望未来产业发展,包括如何看待和理解半导体产业在 21 世纪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从产业发展管理及企业管理的视角出发,阐述如何更好地实现智能制造的升级管理。


标准简史
¥57.90
本书以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采用时间轴的方式,重阐述千年以来标准理念的变迁路径, 展现了标准形成科学体系并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焦的过程。本书参考了多部标准理论的经典著作,介绍了多位标准专家及其理论,并结合作者积累的航空产业标准化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对标准提出一些个人的独到见解。本书将标准与技术革命结合起来审视,从“技术中的标准”与“标准中的技术”双重视角,揭示了标准与技术的深层次历史互动,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体会。随着国家对标准的高度重视,标准理念深人心,本书既是一本科普性读物,以满足广大读者对标准的关注,也是对企业界发出的一种呼吁,为中国标准的发展提供借鉴。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4册)
¥43.00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工仪表的使用入门(停版)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工基础常识入门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电动机原理与使用入门(停版) 电工技术入门丛书 低压电工入门(停版)

边学边看边实践(3册)
¥67.00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新手从入门到成才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维修笔记(停版) 边学边看边实践 电工识图快捷入门


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微课版)
¥29.90
本书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第2版)(微课版)》(ISBN:978-7-115-57889-1,简称主教材)的配套教辅。全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为与主教材各章对应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第2部分为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案例;第3部分为模拟试卷及详解。本书注重对知识的体系化介绍,重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传统教辅书与新媒体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学习并掌握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培养读者的实践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电子类、通信类、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辅导书和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AutoCAD 2024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
¥62.30
本书从实际应用和典型操作的角度出发,循序渐地全面介绍AutoCAD 2024的软件功能及其在几个主流应用领域的制图技能。本书采用“完全案例”的编写形式,兼具技术手册和应用技巧参考手册的特,逻辑清晰,解说详细,操作实例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层次性和技巧性突出,是一本易学易用的参考书。全书分4篇共18章,详细介绍了AutoCAD软件界面及基础操作,二维辅助绘图功能,绘制线图元,绘制圆、弧与多边形,绘制边界、面域与图案,图块、属性与外部参照,图层、设计中心与选项板,尺寸标注与公差,文字、表格与信息查询,三维设计环境,三维建模功能,三维编辑功能,以及AutoCAD在等轴测图设计、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技能和图纸的后期输出技术。另外,书中的案例以视频演示方式行讲解,使读者学习起来更加方便。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制图领域读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AutoCAD 2024电气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
¥62.30
本书主要针对电气设计领域,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写作手法,全面系统地介绍AutoCAD 2024在电气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采用"完全案例”编写形式,兼具技术手册和应用技巧参考手册的特,技术实用、逻辑清晰,是一本简明易学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层次清晰,讲解深细致,案例经典,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本书共18章,第1~10章主要讲解AutoCAD软件基础知识,包括AutoCAD基础门、AutoCAD的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的绘制、二维图形的选择与编辑、创建面域和图案填充、创建文字与表格、图块的制作与插、参数化绘图、图形对象的尺寸标注、图形的输/输出与布局印等内容;第11~18章主要讲解电气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包括电气设计基础和CAD制图规范、常用电气元件的绘制、电气照明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家电电气线路图的绘制、机械设备电气线路图的绘制、交流发电机电气线路图的绘制、电力工程图的绘制、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绘制等。另外,本书赠送配套资源,内含丰富素材、案例及视频文件。

多尺度点阵结构拓扑优化:理论、方法与程序
¥208.60
本书基于均匀化方法对MSTO设计开展了讨论分析和研究。首先,基于逆向均匀化方法设计了具有不同极限属性的一系列梯度基础点阵结构,进而提出了一种极限各向异性点阵结构的构建和参数化表征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三维结构件的点阵结构填充拓扑优化设计;然后进一步地,将点阵结构的材料属性域扩展,引入实体和空隙材料,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多相材料插值模型的多尺度LSHS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LSHS设计中多参数定义的多相材料协同优化;之后,将多变量点阵结构参数场优化技术引入自由拓扑微结构的多尺度设计方法,并以多变量点阵结构参数场优化结果作为宏观结构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综合反映宏观结构局部承载量级和主应力状态的聚类优化策略,并以此实现了自由拓扑微结构的综合聚类MSTO设计;*后,针对点阵结构的陶瓷材料、纤维复材、和树脂基材料增材制造,从可制造性角度和强度设计原则对已建立点阵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并对改进后的优化结果进行增材试制及性能验证。

智能制造技术
¥62.30
本书以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工艺编制、联机调试、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为核心,具体分为走智能制造领域、自动料仓的操作与联调、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联调、数控车铣多联机的操作与联调、桁架机械手的操作与联调、输送带的操作与联调、气缸件自动生产线加工、智能制造企业现场管理八个教学项目,十九个任务,其中,气缸件自动生产线加工为综合项目,是对整条柔性制造生产线的综合运用。每个教学项目以具体的任务为引领,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形式,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学习,学生可熟练掌握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全部操作,提升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工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理论与架构
¥47.88
本书围绕工业信息安 全基础知识、应急体系、监测与应急三个方面,剖析了工业信息安 全相关基本概念、发展态势、应急管理内涵及架构,系统阐释了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框架与建设情况、工业信息安 全应急体系核心内容及建设关键要素,有效指导了工业信息安 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实施、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应急处置技术储备与应急防护等工作的展,并重分析了典 型事件案例、应急演练实例与重要标准。

人本智造:工业5.0的核心使能技术
¥61.60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生产方式。以人为本成为智能制造的时代内涵和核心特征。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人本智造体现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支撑。人本智造体现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未来工业(工业5.0)的核心使能技术。本书深阐述面向工业5.0的人本智造的最新技术展,包括人的数字孪生、人机协同作业、人机团队合作等,以及应用案例,展现当前人本智造领域的技术及应用成果。


工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技术与实践
¥47.88
本书围绕工业信息安 全应急实践基础、应急管理技术、实训平台三个方面,重聚焦工业信息安 全漏洞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工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评估、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防护、工业领域风险的典 型应对措施等应急实践基础,以及工业信息安 全检测、威胁识别、编排 自动化与响应、应急处置、加固等应急管理技术,详细阐述了如何兼顾安 全管理建设与技术手段建设,做好工业信息安 全应急管理与防护,并选取了典 型的实训平台,分析如何展仿真实战实训。


西门子S7-1200 PLC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
¥52.50
西门子S7-1200 PLC作为中小型PLC的佼佼者,在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本书在介绍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创建、硬件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讲述指示灯控制、电动机控制、组态软件控制、运动控制、SCL编程、流程控制及以太网通信等从门到实践的实现过程,帮助读者掌握编程技巧,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工程项目。本书深浅出、图文并茂,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工技术爱好者、职业培训人员的参考用书。

工业研发蝶变:数字化转型全攻略
¥59.90
本书提出了针对工业企业的研发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方案,提出了数字化研发的理想模型,详细分析了依据理想模型提出的研发数字化转型的通用方法论、核心技术和支撑平台,同时还介绍了研发数字化转型“三级跳”模型,针对每个级别梳理了不同的关键要、主要特征、核心驱动力和转型方法论。 本书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员及管理者,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中与数字化转型产业和技术相关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