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社会学十二讲
社会学十二讲
成振珂,闫岑
¥8.99
《社会学十二讲》此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社会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全书十二讲,介绍了社会与社会学、社会学的历史、个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家庭、社会群体、社会分层及不平等、社会制度与教育、社会控制与越轨、社会学学说与流派、社会工作与就业、社会变迁及现代化等专题。本书注重理论和当代实际相结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入门读物。
59元6本 中国社会风习的百年变迁——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社会风习的百年变迁——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黎强,魏贺佳
¥21.60
本书是讨论中国社会风习百年变迁的论文集,内容涵盖社会风习的定义、社会风习的匡正模型及其作用、社会风习变迁的主线假设与历史回顾等。 本书可供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师生和其他读者阅读参考。
59元6本 唐五代科举的世界
唐五代科举的世界
金滢坤
¥27.00
金滢坤编著的《唐五代科举的世界》为作者多年来研究唐五代科举学术成果的主要汇集,分上下二编,围绕科举制的相关问题(如科举考试中的冒籍、复核、复试、监查机制、五科考试、文体、文字等)和科举与社会之变迁(包括科举与童蒙教育、清望官、举人入幕、科场风气、婚姻观念、士大夫的社会意识、社会阶层的变迁等)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书中结合一定数理统计,能在前贤时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资料翔实,立论坚确。通过对其各个层面的细密分疏,来呈现唐五代丰富立体的科举世界。
59元6本 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
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
高建昆
¥15.00
  高建昆编*的《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研究2l世纪中国大陆地区的适度人口,并深入探索了实现这一适度人口目标的路径以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而提出了包括人口自身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资源环境可持续战略在内的我国2l世纪人口发展的综合战略构想。这项研究对于我国在21世纪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9元6本 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丛书:消费与犯罪
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丛书:消费与犯罪
杨玲丽
¥21.60
  杨玲丽、章友德编著的《消费与犯罪/城市安全 与社会稳定丛书》是国内较早阐述消费与犯罪关系的 著作,适合社会学、犯罪学等专业的学者,以及广大 对消费现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消费社会有史以来第 一次*限度地释放了人的欲望:物欲、权力欲、地 位欲、表现欲,刺激着人们去捕捉那些梦寐以求的社 会认同。这种“消费成瘾”的生活方式引发了越来越 多的犯罪行为:“超越型”,“攀比型” “效仿型 ” “竞争型”等消费欲望引发的犯罪。《消费与犯 罪/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丛书》通过“消费社会—欲 望刺激—欲望的不满足—犯罪”的脉络梳理和理论阐 述,结合当前社会热议的由消费引发的犯罪案例进行 实证分析,让读者在阅读晦涩理论知识的同时,思考 社会现实问题,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59元6本 探索 实践 凝心聚力——中国高校工会第十八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论文集
探索 实践 凝心聚力——中国高校工会第十八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论文集
王岩
¥33.95
本书是中国高校工会第18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论文集。论文作者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主席群团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探究、民主管理和教代会建设、维护权益与构筑和谐、教职工队伍建设、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加强组织建设与创新工会工作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工会工作,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推动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高校工会工作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学者等阅读。
59元6本 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的平等——以单位制变迁为视角
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的平等——以单位制变迁为视角
赵书文
¥26.86
本书以单位制变迁为视角,从公民身份角度探讨养老保障的平等,内容包括:引论、身份的嬗变与养老保障的平等、单位制时期的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后单位制时期的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公民身份中的养老保障权与国家责任等。以单位制为视角检视当下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养老保障制度,运用公民身份来引领和指导公民的养老保障制度走向平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袁卫,彭非
¥29.17
  《中国发展报告2015》全面客观地展示和分析了中国发展指数(2014),通过对中国省级行政区的人文社会发展水平与差异进行综合测量及评价,分析了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存在的问题。从宏观经济角度,以GDP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发展问题,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增加值贸易及其影响问题。从微观民生角度,结合反映百姓心声的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的结果,针对百姓为关注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物价问题、住房问题、社会收入分配问题、养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本报告还从学术角度,对指数编制理论和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总体而言,本报告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来自学术界的观点与建议。
老年学与老有所为:国际视野
老年学与老有所为:国际视野
孙鹃娟,梅陈玉婵,陈华娟
¥21.00
  中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正经历迅猛的银发浪潮。本书用大量理论、实证和案例来告诉你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把银发浪潮转换为金色资源,实现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   在老年学前沿知识的基础上,本书从国际的视野对老有所为的理论、方法、案例进行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老年学的有关理论和理念、老有所为的理论基础、老年人再就业的需求和潜力、老年人作为照顾者的贡献、老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活动、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等。   理论、实证与实践紧密结合是这本书为突出的特点。各章介绍了国际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中国有关方面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在中国发展老有所为的构想和建议。本书对于老年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健康与护理、心理学、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的教学研究者都有参考价值,可为从事老龄工作的决策者、管理者等提供借鉴,是每位读者及其家人的有益参考。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李彬彬
¥34.80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参照系。从深受其影响、融其间,到发生歧见、反叛出来,直至与其行彻底的思想剥离,马克思逐渐实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变革。《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尤其是鲍威尔本人的著述为基础,详细追溯了马克思和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复原了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真实情境和三次交锋的具体过程,细致梳理和展示了双方各自的思想、分歧和争论焦,并力求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
刘晓春 著
¥6.00
本书是对江西南部一个客家村落的文化人类学调查、研究的成果。作者从村落的自然环境、村落历史、宗族组织、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手,探讨了民间传统在传统时期的传承、在现代时期的复兴以及民间传统与国家控制之间的关系。
结构与意义(增订版)(上、下卷)
结构与意义(增订版)(上、下卷)
李幼蒸
¥75.60
  本书是作者于1980年代以及2010年代两个时段发表的论文之合集,并纳了新作导论及后记。论文内容涉及现当代西方哲学、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文理论以及从跨学科认识论角度创造性运用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综合方法论加以重新阐释的新仁学伦理学等。本论文集诸篇撰写和发表的年代,正好跨越改革放以来的整个新时期,因此可以概略反映作者据其五十余年连续坚持的古今中外文史哲理论研究之积累,呈现作者于世界人文科学知识发展的全球化新阶段,以及在学术百花齐放的中国新时期,对于中国人文科学理论之发展所行的学术探索经历。作者根据现代世界新知新学与传统优秀中国学术,提出了新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理发展原则,以期促使中国人文理论未来能够对于世界人文科学理论新方向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澳]弗里曼(著),夏循祥,徐豪(译)
¥22.84
本书旨在对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米德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结论行质疑和反驳。两位人类学家在同一调查地行调查,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由此引发了人类学界一场著名的争论。 这一争论不仅涉及萨摩亚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还涉及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比如,在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些“软科学”中,有没有可以评定正确与否的确实标准?言之,其深远意义在于使社会科学家再次严肃地反思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看不懂的中国人
看不懂的中国人
鲁迅,林语堂,傅斯年
¥2.99
  中国人是怎样一种人?中华民族是怎样一个民族?是文明还是野蛮?是善良还是险恶?是聪明还是愚蠢?中国人性格上有哪些优和弱?本书收集了几乎所有描写中国人性格的佳作名篇,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了解白己内心深处的性格和弱。   书阅读时,发现说的是身边人,合上书体会时,感觉又是在说自己。   本书的四种读法:   自省之书:它揭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让你出一身冷汗并恨不得挖个洞钻去。   实用之书:它在告诉你中国人弱的同时,也告诉了你中国人的处世潜规则。   休闲读物:它告诉了人性的方方面面,而人性是有趣的书,一生一世也看不完。   经典作品:对中国人性格的犀利批判,除了柏杨,还有鲁迅、林语堂、李敖等诸多大师。
59元6本 长寿的基因
长寿的基因
(美)普雷斯顿·埃斯特普
¥44.00
基因时代的长寿达人健康饮食建议,通过饮食调理基因,延长大脑生命力。 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环境+基因=性状。 关系心智长寿的重要基因:APOE与APP ,保持大脑活力、远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 汇集近百篇心智长寿食谱,助读者轻松实现心智长寿目标。
中国人类学 第一辑
中国人类学 第一辑
周永明
¥25.73
《中国人类学》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惹人类学教授周永明主编。旨在办成人类学领域的连续出版物。本书以推动中国人类学整体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为宗旨,立足中国本土,面向海外同行,定位前沿高端,注重理论创新。通过刊登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和严肃成果,以期成为中国及国际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辑分为路学研究、全球化专栏、青年学者专栏和书评等几个部分。
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
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
陈占彪 著
¥37.50
  本书对“城市工作中心主义”、“中间阶层的下滑”、“职业神圣感与劳动创造性的丧失”、“去自然的城市化”、“休闲空间的被占用和被出卖”、“文化造景运动”,“贩人式中国旅游”,“为了发展而发展的发展主义”等问题予以诚实的揭示,并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抱以深切的期待。   作者对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生机制行分析,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以此研究为切口,对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如城市生活方式、发展、金钱价值观、权力意识等)的相关面向行批判性反思。这也是人文学者通过文化研究来观察、分析、理解和介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一个尝试。
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
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
唐力行 著
¥23.20
16-20世纪上半叶,徽州乡村社会曾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即使偶有战争、动乱,也都能迅速恢复社会稳定。探讨其原因所在,无疑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在综合作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探讨,并通过对徽州几个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是唐力行先生长达30余年的徽洲史研究的收山之作,代表了唐力行先生徽州史和区域史研究的终成果。
59元6本 科学的政治
科学的政治
江晓原;刘兵
¥11.56
一批“科学文化人”本着“君子和而不同”之旨,在《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中各抒己见,贡献出自己新的思想和具创意的文章。《科学的政治》为第 9辑,主题为科学的政治,内容涉及控烟、全球变暖、核电、自然环境等方面,还有科学文化新书籍信息与书评,以及相关学位论文摘要。 由江晓原、刘兵主编的《科学的政治(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适合对科学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及相关研究者阅读。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姜向群 杜鹏
¥22.80
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本书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年度发展状况行了系统的调研,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发展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发展报告2016(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袁卫
¥29.17
2016年,与中国发展指数始编制的十年前相比,中国的经济社会形势又发生了沧桑巨变,在中国经济的转型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16》继续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中国的发展行评价和剖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特色,经过十几年的数据沉淀和挖掘,中国发展指数已经成为“数说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2016年的报告,在客观分析了中国发展指数和中国发展信心调查的*结果和十年发展的基础上,重聚焦社会民生、环境保护、农民生活与企业发展等问题,广泛探讨了我国当前的绿色金融、企业创新、社会变迁、就业形势、公司产权等问题,并对空巢老人、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幸福感、住房问题等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深的分析,通过透视“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社会步的顺利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