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伯雍传奇
伯雍传奇
周文清
¥27.60
本书主要内容是介绍伯雍小学参加“七彩教育同盟”三年来取得的成就,该同盟是人大附小牵手“三省一市”的自发组织,为教育均衡发展探路。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学校依据自身地域文化,挖掘形成学校文化系统,二是凝心聚力创大业的团队建设,三是创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四是同盟校之间以及对乡镇的辐射和与国外教育交流的开放活动。
59元6本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
林健
¥31.60
 ****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林健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尤其是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体框架、****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标准体系及国家标准、高校配套政策及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工程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力培养、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培养质量保障等17个方面。 本书分为基础篇、核心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是****工程师培养的基础部分,是开展****工程师培养必须了解和做到的。核心篇的内容是成功培养****工程师所必须做好的核心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是“****计划”对参与高校的重点要求,而且是*对参与高校****工程师培养工作检查的重点。拓展篇的内容是在核心篇的基础上,对****工程师培养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培养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所不可或缺的工作。
唤醒与激发:自我教育从这里启航
唤醒与激发:自我教育从这里启航
司文娟
¥9.25
本书是一部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激发自我教育潜能方面的图书校本课程的百花齐放,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纷呈,书香校园的清香弥漫,丰富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菜篮子”,无不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着不竭的源泉。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出去的附中学生,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较高的自律意识和合作能力,有较强的感恩情怀
59元6本 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修订版)
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修订版)
何美欢等
¥17.36
本书再版,补上了初版未及完成的“普通法精要III”课程教学概要,并将学生回忆2007年“普通法精要IV”课程的几篇文章挪入本书。这样,何老师“普通法精要”课程I-IV全璧得以再现。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普通法精要”课程还在继续开设,何老师的学生在本书中也报告了在其他高校法学院开设“普通法精要”课程的心得。何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多年,让人欣慰的是,她的事业还在延续。
59元6本 我们的青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活动纪念文集
我们的青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活动纪念文集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37.81
世界很大,目标很远,学生们需要沿着通往目的地之路不断地攀爬;我们希望他们冲出象牙塔,去体察人生、关注社会、了解国情,体验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掌握知识,具备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他们都能拥有“行胜于言”的品格,每个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都能在互动的群体中成长。清华附中的各项实践活动希望用深厚的积淀与开拓创新为花季少年打造出人生飞跃的阶梯。本书记录了清华附中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学生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了每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心得,记录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学校的百年辉煌。本书展现了清华附中新风貌、新理念、新成就,对其他学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9元6本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邱道学
¥18.52
本书结合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从预习、备课、听课、评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测试评价、统计分析、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与特点、教学思想研讨等诸多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本书将教学的外在环节与具体内容联系起来,统筹考量,寻找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要求,探究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而探索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呈现的都是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做的总结反思与探究。
59元6本 出国交换学习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之个案研究
出国交换学习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之个案研究
刘梅华
¥36.12
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了海外交换经历对大学生个人综合发展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学生出国交换的目的和期望众多;(2)通过交换,学生们的学业和语言收获颇丰,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了中国人的身份意识,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发现要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中仍存在一定难度。
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论文集 2013
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论文集 2013
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
¥28.80
  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 2013年度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全体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会议得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以及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会议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的角色和责任”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51所高校的76位中美富布赖特学者参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杨军、美国驻华大使馆副文化官William Couch先生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国人民大学前常务副校长袁卫、东北师范大学前副校长张绍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前院长金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赵纯均等富布赖特学友作为学友会(筹)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大会由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本书所收录的近30篇学术论文,主要来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有关国际政治、社会法制、经济贸易、人文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研讨成果。学友们分享各自论文中的*观点,介绍*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就学友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学友们纷纷表示,希望利用学友会的平台,加强沟通,增进友谊,汇聚学友的力量,推动国内学友之间以及中美学友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理解与互信,为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不断深化做出贡献。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张金秋
¥6.17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理论教育与实践践行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感召力弱,实效性差等是我国高校面临的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演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理论、“三全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开展、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实践等方面。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书中探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是大胆积极的理论探索,又是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李小丽
¥6.17
本书主要包括:导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现状研究、“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型建构分析等。
职业教育十大热点问题
职业教育十大热点问题
贺耀敏,丁建石
¥21.00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书在对全国职业教育院校进行网络调查、实地调研、院校走访、数据分析等基础上,总结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10个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59元6本 教育的应然样态——我的教育理解(续)
教育的应然样态——我的教育理解(续)
王国强
¥16.66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成果汇集,全书分成八编,提出了“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分层施教,提优补差。二是规划生涯,自主发展。三是兴趣*,志愿为上。对教育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四版)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四版)
邓泽民
¥61.20
       本书通过对职业教育系统理论、职业教育学习理论、职业教育传播理论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八个与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相关的理论问题,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观。
59元6本 学术权力主导:大学制度创新的根基
学术权力主导:大学制度创新的根基
徐文娜
¥12.80
本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和框架,在明确界定权力、学术权力、大学学术权力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场域与文化资本理论解释大学组织中学术权力的生成与实践逻辑。系统阐述了大学的制度的“知识—权力”特征以及学术权力的结构与功能,立足于我国大学组织学术权力的历史变革和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大学组织学术权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学术权力主导的大学组织制度。
59元6本 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文艺大众化运动研究
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文艺大众化运动研究
袁少冲
¥24.00
发生在战时大西南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包含着别样的“启蒙”形态,可从启蒙者、被启蒙者、启蒙资源、启蒙阻力及启蒙动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在“非生即死”的抗战岁月,时代呼唤民众的参与,必须要对基层民众做启蒙、教育、宣传,而文艺承担了此时代重任的重要方面。其次,文艺大众化运动中有内外两层的阻力或障碍,一者来自于国民政府的外部压制,二者来自于知识者与中国基层社会及人民的内在疏离。再次,文艺大众化亦有其推动力及全新的启蒙资源,前者是知识者与中共的联合,后者是以《讲话》为代表的马列主义中国化。后,全面总结了战时大西南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时代风貌,指出其“启蒙”形态既不同于“五四”及解放区时期,又不同于当代文学时期,但却是中国现代文学“启蒙”之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并深刻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面貌。
59元6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读写说行”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读写说行”教学模式研究
程艳 , 丁祥艳
¥44.50
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读写说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即基于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系统总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发。具言之,编“永葆青春的马克思主义”坚守理论阵地,着力思想引领,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第二编“前赴后继托起今日辉煌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进程,阐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亦厘清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境遇。第三编“朗朗乾坤昭示盛世中华来临”分析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质,即格调健康、情趣美好、振奋精神、发人深省、催人向上。第四篇“文以载道化新人”进一步探索了文化育人的特性、规律。 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把思政教学转化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回应,让学生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从而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获得感。另外,本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以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薪火相传。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读写说行”实践教学模式具创新性,育人经验具规律性,因此,本书育人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于涛 阿不都卡迪尔艾海提
¥8.50
  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简要介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论,并具体针对大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能力等个性心理中表现出来的发展特以及在学习、生活、人际、恋爱、职业等多种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等行讲解。书中既有理论方面的阐述,又有大量拓展性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还有心理训练的操作环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自我指导意义。本书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而且有利于促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方面的通识教育教材,也可以作为高校相关教职人员了解大学生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和青年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学用书。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周建松
¥4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而文化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逐渐被高职教育届所重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本著作从文化自觉、文化建构、文化视野、文化育人、文化引领五个方面汇聚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职员工十余年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
李雪梅
¥16.80
本书从思想、记忆和神话的角度出发,考量了西尔科在《典仪》、《死者年鉴》和《沙丘花园》中对文化家园、历史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政治探寻,揭示了印第安人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和他们为了寻求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家园而做的不懈的努力,在澄清历史积淀的过程中,让印第安人小写的印第安历史浮出水面,使被消声的少数族裔群体重新步入历史话语的空间。本书通过西尔科三部小说中所呈现的印第安人对文化、历史和精神家园的孜孜以求,一方面揭示了家园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忧思,凸显了家园探寻的当下意义。
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47.22
  为加强和改通识教育,2010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办了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跨文化沟通等公系列讲座,每学期10讲左右,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形式,讲座采用“设计专题、名师主讲、学生自选、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讲座名师荟萃,师资阵容强大;主题涉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多彩。《通识教育大讲堂名家讲演录(卷一)》正是在李秋零、孙郁、宋志明、包伟民、刘小枫、张勇先、郑杭生、陈力丹、朱信凯、温铁军、时殷红、黄大慧、张杰、黄卫平、赵彦云、曾湘泉、李义平、陈禹、何友晖等19位学者演讲稿的基础上汇集而成。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郭菊娥,郝凯冰,张旭,裴云龙
¥34.58
本书在学风建设专项巡视、学风建设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典型学术不端行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风建设的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与法律框架,分析框架体系实现的保障条件,并给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建议。